“辛酉淥澤印…”
太虛之中暗沉,淡淡的幻影籠罩而下,大陣的赤光輝煌,看似空無一人的太虛卻不斷的光彩涌起,旋即熄滅。
無盡的淡黃幻彩籠罩而下,近乎無窮無盡的光影輝煌,太虛中的云靄飄飛,隨著遲步梓的遠(yuǎn)去,正以一種極快的速度消失不見。
等著光輝退去,便有一男子端坐其中。
此人面容年輕,細(xì)眉大眼,頗有優(yōu)雅,端端地看著太虛,突然回過頭去,問道:
“道友見這寶貝如何?”
于是雷霆陣陣,另一側(cè)有紫電煙云輝映,顯化出一柳眉杏眼的英氣女子,手持銀槍,威風(fēng)凜凜:
“不曾細(xì)看?!?
“可龍君大人說了…此物確有勾連,只是不知在何處?!?
兩人在太虛之中穿行,僅僅一步,身邊的一切景象如黑幕落下,幻化無窮,暗處生出紫電來,虛空膨脹,化為一片紫白色的圓池。
密密麻麻的紫白色雷液浮起,紫色雷霆紛紛而落,砸在圓池之中,深青色的銅鐵浮現(xiàn)而出,雷紋密布,跳出一銀白色的宮闕。
已然到了雷池。
東方合云神色平淡,在宮闕中的小樓坐了,那紫電化出的女子持起壺來——正是李清虹。
她傾出茶水,為兩人滿上,輕聲道:
“這位玉真原主…如此了得?”
東方合云笑了兩聲,端起杯來,低聲道:
“說句不客氣的,古今多少人杰,能穩(wěn)穩(wěn)蓋過他的,不會超過十指之?dāng)?shù)!”
這端莊的男子低下頭去抿茶,卻不想入口的味道實(shí)在太過驚喜,一時間有些齜牙咧嘴。
他砸吧砸吧嘴,先把杯放下,這才道:
“我跟著大人的時間很久,好和你說道說道。”
“這古今世間的第一等人物,就是仙君,常常是指早于五德與五水五火誕生的修士,至于他們的道統(tǒng),龍君如此稱呼…”
他悠悠地道:
“正始兩儀。”
東方合云微微一頓,繼續(xù)道:
“后來五德誕生,天地落下五水火,果位得登,三玄先后有真君、仙人,雖然實(shí)力出眾,卻都不再自號為仙君,諸多妖物也得了正果,其中最頂尖的,便是真螭,號稱第一妖,修為之深厚,為仙人位格之首?!?
“淥合勾結(jié),九子誕生,合水主人是東海龍王,尊名東方日居,也常是古修疑心的真螭轉(zhuǎn)世…一經(jīng)誕下,便是金丹之巔。”
“所謂真螭九子,六合三淥,淥皆閏位,合皆余位,后來一一遭了殺劫,東海龍王隕落在世間第一位劍仙手中…而這第二位劍仙…”
他沉沉地看著李清虹,答道:
“后來就是玉真主人?!?
李清虹若有所思:
“原來如此…那如今這位玉真成道,莫非也有劍仙身份的相助?”
東方合云頷首:
“正是!”
他嘆道:
“而玉真是三巫道之一,也掌管虛實(shí)真幻的大道,真假變化難度,那位已經(jīng)是仙人,所變化之物,就是同為仙人的人物來了也看不出!”
李清虹皺眉道:
“故而辛酉淥澤印的手段…”
“辛酉淥澤印算不動?!?
東方合云搖頭,輕聲道:
“這辛酉淥澤印的故事,不是哪位大人算出來的,而是當(dāng)年盈昃仙人對重明六子說過的!”
李清虹默默點(diǎn)頭,仔細(xì)回憶了一番,皺眉問道:
“東海龍王…隕落在劍仙手里…應(yīng)有道統(tǒng)生克,卻不知這位仙人修的何等道統(tǒng)?”
東方合云神色漸漸幽然,答道:
“已經(jīng)提不得尊號…這位大人是空證!”
“空證?”
李清虹追問一句,東方合云則道:
“空證便是以有證無,本來無此果位,或借或藏,卻能以大道行空證而出,叫世間多證出一位來!”
“什么?”
李清虹如今對果位了解不少,可聽起此事更覺得匪夷所思,東方合云搖頭,瞳孔中露出深切的驚悚,道:
“這是古代之事,且聽個樂子,此位是劍道之位…是天地之中劍元、劍意的來源,同時也是劍仙的根腳位格所在!”
“劍為百兵之君,便是由此來?!?
東方合云久久不能語,良久才嘆道:
“聽聞空證也有區(qū)別,可這位大人實(shí)在可怕,不借不藏,憑空證得,可以說是獨(dú)一份的,在仙魔之爭中先后斬殺兩位木德,打傷不知多少古修士,飄然而去,從古至今,堪為第一人…”
他有些低沉地道:
“也是木德萎靡至今的原因?!?
李清虹瞠目結(jié)舌,若有所思,良久才道:
“這是劍修的根腳位格…也難怪…難怪劍仙可以斬滅神通,斬殺升陽,原來是這個緣故!”
東方合云失笑搖頭,答道:
“你可知為何劍仙常常要成就神通之前修成?!”
李清虹瞳孔微微放大,見著眼前彬彬有禮的男子道:
“神通即是道統(tǒng),劍意也是一種極為特殊的霸道神妙,難以忍讓已經(jīng)踏上他途的修士再來求取!”
這章沒有結(jié)束,請點(diǎn)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李清虹沉沉吐出口氣來,恍然大悟,她心思敏捷,舉一反三,立刻反問道:
“既然如此,上元真君當(dāng)年兩道劍意…莫非是兩道劍道神妙?!實(shí)力豈容小覷?”
東方合云神色遲疑,低頭思索了好一陣,搖頭道:
“我看不能這樣理解,那位劍仙的路是獨(dú)一的,一道劍意已經(jīng)極限,如今的諸位大人,其實(shí)都懷疑上元真君的兩道劍意是玉真虛實(shí)之道的變化…”
他幽幽一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