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誰都不知道晉陽軍具體是怎么攻克的雁門關和鄴城,但至少證明了一點,那就是晉陽軍有很強的,很出人意料的攻堅能力。
晉陽軍連即將如日中天的羯族人都敢去狠狠捅一刀,若是晉陽軍哪一天又盯上了附近的其他胡人呢?
“你是擔心羯族大軍一旦開始進攻晉陽五郡,周邊其他胡人可能趁勢出兵,共同夾擊,屆時晉陽軍不僅要面對幾十萬羯族大軍,還有可能同時面臨兩面,甚至三面之敵的攻擊?”
這不難預測,至少北面的拓跋鮮卑人肯定是不甘心雁門關被晉陽軍占據(jù)的。
雖說拓跋鮮卑人已經(jīng)在雁門關的北側(cè)山道上,重新修建了一座關隘。
但整條山道最好的位置已經(jīng)被雁門關占了,重新修的關隘,不僅遠沒有雁門關那么好防守,無法像雁門關那邊長駐八千人以上兵力,屯駐士兵的居住舒適性,便捷性也都遠不如雁門關。
只要有機會,拓跋鮮卑人肯定還是想重新奪回雁門關的,甚至重新把戰(zhàn)線推到晉陽城近北區(qū)域。
黃河內(nèi)河套區(qū)域的赫連部,雖說屬于匈奴的一支,但卻不服劉淵、劉曜一脈,不愿接受關中長安城的號令,自成一個勢力。
如果赫連部想要安全,那么他們也應該渡過黃河,占領呂梁山脈所處的西河郡。
當初西河郡其實便是在赫連部的統(tǒng)治下,只不過那個時候晉陽軍龜縮在晉陽城,無力向外發(fā)展,西河郡并沒有事實上的威脅,所以屯駐兵力不多,僅有千余人。
當初誰都沒想到,晉陽軍在晉陽城下又擊敗了十萬匈奴軍隊,且趁勢席卷晉陽周邊包括西河郡在內(nèi)的數(shù)個郡。
當時西河郡境內(nèi)駐守的千余赫連部士兵,突然被晉陽軍襲擊,慌亂之下,僅死傷兩三百人便潰退到了黃河西岸,放棄了西河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