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xiāng)下收購商的效率很高,尤小柔今天給他們下訂單,第二天晚上他們就能給拉到倉庫,連夜給你卸貨。
本市周邊的鄉(xiāng)下就種有大量土豆紅薯,一百公里以內(nèi)的路程,一車拉四十噸,從挖掘、裝車、運輸、卸車,一天一夜完全可以搞定。
三個大倉庫,聯(lián)系了九個鄉(xiāng)下收購商,一個晚上每個大倉庫能排隊卸三大卡車貨。
于是,第三天早上常建新去倉庫的時候,三個倉庫里,總共三百六十噸全部都是網(wǎng)袋裝的土豆紅薯,分類堆得整整齊齊。
距離上一次常建新給劉紹送物資,過去了十一天。
上一次送的物資價值四百六十萬,按照每個人預(yù)計每天花費兩塊錢計算,能用半個月。
不過上一次的第一批次與最后一批次,前后隔了六天時間,實際上那批物資,劉紹已經(jīng)用了十七天時間。
好在那十七天時間并不是每天都有十五萬人要吃喝,所以那批物資其實都還剩下大約一天的量。
等劉紹把所有物資都用完,才送新的物資過去,肯定是不妥的。
因此,常建新便打算先把收購來的三百六十噸土豆紅薯給劉紹送過去。
常建新詢問劉紹道:
“讓你準備好的地窖都準備好了吧?這一次給你送過去的糧食,不是大米、面粉、玉米,需要放到地窖里面才好存放?!?
“都按照神仙您提出的要求挖掘,已經(jīng)準備好了。”劉紹回應(yīng)。
晉陽之圍解了之后,晉陽守軍本身還有一萬一千人左右,從諸胡軍隊中俘虜?shù)乃那甙俣酀h民,改造一番后并入晉陽守軍,彼時晉陽守軍便擁有了一萬五千七百人左右。
這段時間,陸續(xù)來到晉陽城投奔的八萬七千多漢民,其中只有四千八百多人是成年青壯。
青壯與老弱婦孺比例達到一比十七,也就是十八個人才有一個是成年青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