蒜頭丟了瓷像,挨了父親一頓責罵,回到旅店心里非常郁悶。大家聽到蒜頭遇上的事,都過來安慰他。
回去的時候,排工們到車站搭車。漫長的旅途中,貴生拿出收音機,拆了包裝,取出來給大家觀賞。但貴生卻不會使用。他拿出一頁說明書,叫蒜頭幫他鼓搗起來。蒜頭沒有心思,就說一時半會也看不懂,得慢慢來。
蒜頭心想,多走幾趟排,瓷像會有的,收音機也會有的。工友們知道蒜頭喜歡讀書看報,經(jīng)歷的事情多,就讓他講故事,以彌補收音機的遺憾。
蒜頭講的故事,不是從報紙上來的,那里只有新聞,畝產(chǎn)超千斤什么的,有誰愿意聽呢?他講的故事是從叔叔書聲嘴里學來的。蒜頭在家里,常和同齡的孩子聽書聲講故事。燈花搖著蒲扇,似聽非聽,不時發(fā)出微笑。
夏天的夜晚,月亮從蛇逕上的山頭爬了起來,清輝泠泠,灑在院落里,圍墻上的稻草在晚風中左搖右晃,樹枝的影子掛在墻上,風一吹像蛇一樣游動。出來納涼的人越來越多,這些人最終可以分成兩批,一批圍著退休在家的書聲,講薛仁貴征東征西的故事。
最喜歡聽的,是戰(zhàn)場上打仗的故事。那些古代的人拖武器在不同的山頭奔突。有時,書聲拿村里的事物解說,那摩天嶺比蛇逕高多了,比梅江這邊的仰華山高,比對面的蓮花山也高。孩子們會問,那地方遠嗎?騎馬要幾天能到呢?書聲就說,遠著呢,你們讀書出息了,就可以坐汽車去看看。
書聲的說唐故事,已經(jīng)說了十余年了。由于分田到戶,他家分了地,雖然是公家了,也要回家替妻兒下地耕種。暑熱之中飽受了煎熬之苦,講故事前往往就要抱怨一下命運:真是累死人啊,你們要好好讀書,丟掉鋤頭,當個公家人,一定不能討農(nóng)村老婆,否則等于白讀了書。
一番感慨之后,書聲就沉浸于唐朝的世界里。那些將相王候,那些文臣武將,讓他忘掉了打谷機前的苦和累。
后來,燈花的搖籃邊,出現(xiàn)另一位講故事的。那是書聲的兒子九生。九生比蒜頭小十來歲,高中畢業(yè)后接班,在林場當護林員。九生的妻子也是農(nóng)村人,農(nóng)忙時節(jié)也要回家務農(nóng)。
書聲的故事陳舊而悠遠,細節(jié)生動,人物如在眼前。雖然是陳舊的故事,但聽眾慢慢多了起來。書聲的話本,是固定不變的,就像是戲班的腳本。而九生的故事,來自他訂閱的雜志。每次講到武林高手,九生都會感嘆無緣學藝,否則林場護林就能如虎添翼,接著就講起追趕盜伐者的故事。
書聲看到孩子們不當他的聽眾,也湊前去聽兒子的武俠故事,聽完了就會打斷兒子,那是瞎說,輕功再高也不會飛,那是寫書的人瞎編的故事,薛丁山可是唐朝的真實人物,不信你們歷史課可以問問老師。
九生說,我講的也是歷史上的人物,這清朝的血滴子,宋朝抗擊金兵,我曾經(jīng)問過歷史老師,無奈老師只懂課本上的,對過去的武俠人物一竅不通。于是,孩子們又靜下來聽九生的故事。
緊要關頭,九生就口吃和緊張,一口吃孩子們就會急他,一急他就說你們可以自己看看雜志,書上是這樣寫的。為了證明自己,他會把訂閱的雜志拿出來。這讓書聲很看不起。
書聲說,說書的人,哪有把書拿出來的!他也有書,但他從不拿出來,讓孩子們聽了,無法對證,也只能繼續(xù)聽他一個人講。這樣,過了不久孩子們還是覺得書聲的故事精彩,又回到了書聲跟前。
兩代林業(yè)工人,一個是話本,一個是雜志,輪流著把武俠精神傳播給聽眾。那時蒜頭喜歡聽,但不喜歡講得太長。因為家里還要派人去瓜棚看瓜。蒜頭轉(zhuǎn)述的故事,總是一鱗半爪,沒有書聲那樣細致入微,排工聽來不過癮,就說,蒜頭,就數(shù)你文化高,進過大隊部,看過報紙,給我們講講新聞吧。
蒜頭于是就講起來新聞。蒜頭的新聞,是他自己的經(jīng)歷。那年他到竹山下駐隊推廣雜交水稻,住在小羅家,聽到了村子里的一則武俠傳奇。
話說村子里有一位姓羅的先祖,是有名的拳師。有一年,村子里來了個猴客,敲著鑼在村場上演猴戲。那猴子生動的表演讓村民看得非常過癮。這時,有位村民悄悄對拳師說,你不是自稱武功高強學了猴拳嗎?你能跟猴子過招嗎?你如果打敗了這個孫猴子,我就信服你!
拳師不想跟猴子過招。這是江湖規(guī)矩。猴客跑江湖不容易,如果把猴子打傷了,就斷了人家的生計!但是村民卻當場起哄,說拳師能打?qū)O猴子!猴客不服,就同意人猴過招。猴客對自己調(diào)教的猴子非常自信。
猴客在村子里住了一晚上。人猴大戰(zhàn)在第二天上午進行。頭天晚上,拳師的妻子說,你悄悄離開村子吧,不要跟跑江湖的人過不去!但拳師看不慣猴客的傲慢,為了自己的聲譽,只能應下這場人猴決斗。
太陽遲遲地從竹山下的山嶺間升起來。村場上圍滿了觀眾。猴客背著猴子,走到了拳師跟前。拳師看著那只猴子,心里充滿同情。那只猴子吱吱叫著,像孫悟空一樣抓耳撓腮。
村場充滿緊張的氣氛。鄉(xiāng)親們第一次看過這種人猴大戰(zhàn)。拳師站在猴子跟前,清醒地知道自己的猴拳并未爐火純青,根本還不是猴子的對手。事實上,人類模仿動物的拳路,永遠斗不過動物自身。
但人畢竟是高等動物。拳師能跟猴子決戰(zhàn),是覺得人總比猴子聰明。雖然人是從猴子來的,但人解放了四肢,多了一個能思考的腦子。猴客看到,拳師手上有一根棍子。拳師以棍搏斗,與猴比武,猴客并沒有意見。
猴客的銅鑼敲響了。鄉(xiāng)親們知道,人猴大戰(zhàn)就要開始。雖說這是人猴之間的斗爭,但猴是聽猴客的,所以其實是拳師與猴客之間的戰(zhàn)斗。猴客指揮著猴子,在肩膀上站好。一聲鑼響,猴子向拳師發(fā)動了進攻。只見猴子像回到了森林中,從猴客的肩上起跳,朝拳師撲了過去。
拳師舉起木棍迎了上去,猴子迅速在空中變幻姿勢,把拳師的木棍當作森林里的一根樹枝,輕盈地飛了過去。人群發(fā)出一聲驚叫,猴子站在了拳師的棍子上,拳師手臂感到沉重的壓力。
猴客感到驚訝。拳師以棍相搏,棍子卻不避開猴子,也不出棍攻打,卻讓猴子站在棍子上,這等于讓雙手和棍子失去攻擊能力,等于是自廢武功!但是,猴客很快看出了拳師的陰謀。那猴子得意洋洋站在棍上的時候,拳師將棍提起,只聽咔嚓一聲,棍子斷了,猴子失去支點,向地上墜落!
拳師迅疾抽出斷棍,果斷地朝墜落的猴子擊打過去。猴子哇哇叫喊,但拳師手持棍棒,毫不留情,身負重傷的猴子只好敗退而去。
村場上爆發(fā)轟鳴,鄉(xiāng)親們?yōu)槿瓗煙崃夜恼啤:锟丸F青著臉,帶著受傷的猴子匆匆離開。臨走前,猴客說,三年之后,必來復仇!
三年后的一天,猴客果然回到了竹山下。鄉(xiāng)民聽到猴客的鑼響,突然想起了三年前那人猴之戰(zhàn),又激起了觀戰(zhàn)的興致。這次,猴客只身前來,并沒有猴子??磥?,那只猴子是猴客的至愛,他特意為其復仇,做了三年的準備,肯定是人猴合一,成為猴拳的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