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8章文人相輕,自古而然
功夫不大,幾人來到謝府門前。
好家伙,真是人山人海,熱鬧非凡,有騎馬的,有坐轎的,有滑竿的,有步行的……三五成簇,七八成群,個個喜笑顏開,眉飛色舞,嘰嘰喳喳聊個不停。
謝府門外有三四十個家丁懸刀佩劍在維持秩序,嚴禁任何學子攜帶兵器入府。
今晚只是丹青大賽,不涉及刀馬騎射,所以只允許琴棋書畫入內(nèi)。
現(xiàn)在的學院或書院一般都設(shè)置了很多課程,所以大多學子也算文武雙全。
文治武功是很多帝王奉行的治國策略,文武并重,所以稱贊一個人具有經(jīng)世偉略之才時,常說他文能安邦,武能定國。
每年謝府舉行丹青大賽時,唯恐文比變成武斗,所以是嚴禁學子們手持兵刃入府的。
倪霧哪里知道這么多規(guī)矩,而且顏如玉見他平時兩手空空,也沒有什么懸刀佩劍的,自然也就沒和他提起。
倪霧自從殺了幽冥鬼王,又獨自一人力挑了天獵后,現(xiàn)在**慣把天祭帶在身上,好在天祭比較短,放入靴內(nèi)即可。
通過旁人的交談,倪霧幾人才明白謝隱大師為什么那么有名氣,連朱六太爺都不敢在他跟前造次,原來他和盤龍島所屬的后世南楚太子有著半師之誼。
所謂半師,就是說他曾指點過南楚太子,算是半個老師。
除了太子,謝隱還和其他幾個皇子熟絡(luò),互有往來,所以雖隱居在豐都小鎮(zhèn),可憑其書畫功夫和人脈,他在這個領(lǐng)域的泰山北斗地位無人能撼搖。
正因為這樣,想學筆墨丹青本領(lǐng)的學子無不想拜在謝隱門下。
成為謝隱的親傳,以后在仕途上雖不能說平步青云,但也可以說是坦途一片。
所以謝府每年舉辦丹青賽都是客如云來,除了參賽的學子外,很多達官顯貴也會趁此機會拜訪。
好在謝隱淡泊名利,醉心書畫,寄情山水,對烏七八糟的事直不諱,從不巧令色,倒教一些別有用心之人知難而退。
可以說,謝隱的名聲始終不錯,而舉辦丹青賽的初衷也的確是想讓一些優(yōu)秀的人才脫穎而出。
聽著眾人議論紛紛,見大家都一致稱贊謝隱大宗師具有寒梅傲骨的文人風骨,倪霧幾人也是不斷點頭。
金碑,銀碑,不如百姓的口碑。
人人都在背后說好,這人一定差不了。
只是當面歌功頌德,背后卻罵之的,大多就是沽名釣譽的奸佞之徒了。
來的這些學子既然是為了比賽,從進府門那一刻開始,就充分展現(xiàn)了自信和實力,有些唱喏一出,眾人議論紛紛,不斷點贊。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青青學院袁生、李生攜書童兩名拜見!”
“層層叢綠間,愛彼松柏姿!城南書院張生、王生、劉生前來拜見!”
“江山不老,萬古長青!三公書院賈生、賀生前來拜見!”
“惟有文字性,萬古抱根柢!峨峰書院程生、孫生拜見!”
……
干什么都得有圈子,士人有士人的圈子,商人有商人的圈子……文有名臣,武有勇將,合則兩利,不合則水火不同爐!
俗話說得好,文無第一,武無第二。
文無第一的意思是,文人墨客經(jīng)常通過以文會友的方式比試琴棋書畫等技藝,可在評判時卻“各花入各眼”,“遠近高低各不同”,所以很難說誰到底才是第一。
武無第二則不同,是騾子是馬牽出來溜溜就知道,比一比,勝出的就是第一。
也正是因為有文無第一的說法,也變相導致了文人相輕,因為的確容易找到對方不如自己的地方,從而讓自己一俊遮百丑。
尤其文人之間的口誅筆伐更有意思,有時比冷箭還惡毒難防。
三人成虎,指鹿為馬,眾口鑠金,積毀銷骨,把黑的說成白的,把白的抹成黑的,那都是一些基本功。
而人們大多喜歡把道聽途說的東西用以訛傳訛的方式再進行推波助瀾,更使得文人之間的爭斗就如深海內(nèi)的漩渦一樣。
所以人們經(jīng)常說,莫看江面平如鏡,要看水底萬丈深。
曾子殺人的典故大概就是對三人成虎的另一種解釋。
種種原因使得文人之間的爭斗有時雖不用明刀明槍,可也充滿了刀光劍影,甚至血腥暴力,和大戰(zhàn)來臨前的那種黑云壓城城欲摧差不多。
倪霧從前方高聲的唱喏中就已經(jīng)聞出了一股火藥味兒,大書院、名書院的學子有優(yōu)越感,雖貌甚恭,可聲音響亮,底氣十足,不就是在彰顯自己的不同嗎?
再看那些名不見經(jīng)傳的小書院學子,唯唯諾諾,亮亮號碼牌就進去了,也沒人非得知道他是誰不可。
來的人成百上千,把門的只認牌不認人,報不報名號其實都差不多,誰知道你是誰呀?
人群慢慢涌進去,又有后來的人群慢慢涌過來,真是形形色色。
忽然,人群中一陣騷亂,有人喊道:“哇!快看!號稱八斗才子的李一云來了!”
“天啊!真的是他!前有謝靈運,后有李一云!丹青之才,四國學子共有一石,而李一云獨占八斗!他怎么也來了?”
“莫非他也有作品投入,若真如此,頭魁非他莫屬!”
……
倪霧隨眾人目光看去,只見一人騎著高頭大馬,帶著五名帶刀護衛(wèi),徑直來到府前。
但見此人年齡約二十五六歲,長得還挺英俊,可滿臉全是倨傲之色,根本就沒瞧其他學子一眼,甩鐙下馬,帶著幾個護衛(wèi)直接入府,連號碼牌都沒展示。
而他的護衛(wèi)則是帶刀跟著進入的。
謝府護衛(wèi)不但不進行盤查,還個個向李一云點頭哈腰,唯恐冒犯到他一樣。
倪霧不解地問旁邊一個學子:“這位兄臺請了!那個李一云不但不排隊,不展示號碼牌,還讓侍衛(wèi)帶刀入內(nèi),這似乎不妥吧?”
被問的學子一見倪霧氣宇軒昂,低低地說道:“李一云屬于太子的人,是有官職的!我聽說他此次前來不但投了參賽作品,還是評審人呢!”
“既參賽,又評審,那不有失公平嗎?”倪霧隨口問道。
旁邊另一個學子說道:“我倒是聽說他是替太子辦差而已,至于投入的作品并不參評,而只供眾學子觀摩學習?!?
“哦!今年是謝大師的封筆之年,太子和他有半師之情,派人前來倒的確在情理之中,難怪謝府的人如此恭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