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tǒng)意義上的高樓是指9層24米以上帶電梯的樓宇,這種樓在渝州屬于是隨處可見的。
渝州多山,每一寸土地都是很珍貴的。
所以必須得要將樓給往高了建。
除了這種小高樓之外,渝州這幾年多出來了不少超高層建筑。
就是150米以上的。
曾經很是顯眼的北辰集團總部大樓現在也變得并不是那么的顯眼了。
超高層建筑,超限超高層建筑(350米以上),在建造技術上面來講,對于現在的人類來講都屬于小意思。
在技術上面來講是半點問題都沒有。
修建這類建筑最大的難題是龐大的資金占用量,很容易讓企業(yè)陷入困局。
比如說巨人大廈,直接讓史玉柱給破產了。
要不是有人拉了他一把,還不知道在哪個旮旯窩啃饅頭呢!
還有一個例子就是寶島101大廈,2003年購物中心開始營業(yè),2004年寫字樓開始啟用。
但是,連續(xù)多年虧損,直到2010年的時候,才扭虧為盈。
靠什么扭虧的?
大陸游客過去玩,以及大陸的一些公司租用101大廈作為辦公地點。
陳元慶對于這類超限超高層建筑是沒有興趣的,投資太大了。
但是,百多米的建筑,倒是沒有任何的問題。
這類建筑一棟投資幾個億就能夠建好。
在北辰集團的邊上,有著好些棟新建不久的寫字樓。
每層面積在1100平米到1600平米,可一層整租,也可租用一間辦公室,或者購買。
北辰摩托現在的辦公地點,就是在某一棟樓上。
陳元慶靠在椅子上,手放在桌面上,拿著一支筆,身前還有著一個本子。
“燃油摩托車上面,我們在國內的銷售量增加的幅度很大。但在市場占有率上面,并沒有什么增長。屬于是現在市場環(huán)境好,帶動下的增長?!?
在市場環(huán)境好的時候,銷售增加體現不出來真本事。
就像是牛市的時候,絕大部分的股票都在漲,閉著眼睛買都能賺錢。
所以,牛市賺錢能體現出來自己的本事嗎?
顯然不行的。
得要在熊市的時候,依舊能夠賺錢,才是真正的顯本事。
當然了,能夠在牛市的時候虧錢,也挺有“本事”的。
陳元慶用筆輕輕的敲著本子,然后寫下一個數字。
一個季度在國內銷售了573萬輛摩托車,這比大多數摩托車一年都銷售得多。
“在國際市場上面,我們市場占有率的拓展反而要快于國內。特別是在專門針對低端市場的摩托車發(fā)布之后,國外摩托車銷售達到了601萬輛。這是首次國際市場的銷售量超過了國內市場?!?
“其中,出口了279萬輛摩托車?!?
也就意味著,國際市場銷售的摩托車,其中有322萬輛摩托車是在海外生產的。
北辰摩托在海外有兩家工廠,東南亞工廠和南美工廠。
兩家工廠在過去,都是提升了產能。
“國際市場銷售增長的主要地區(qū)在印度市場和非洲市場?!?
陳元慶翻看關于印度市場和非洲市場的報告,都是有幾十萬輛的銷售量。
印度市場還是很有潛力的!
就是阿三哥在做生意上面,有點太不講究,信用度比較低。
達樂貿易和阿三哥做生意,都是防著他們的。
要么就先交錢后拿貨,想要多少都行。
想要先貨后款,就先給定金,小批量的發(fā)貨。
這批貨的貨款結了之后,再是做下一批的生意。
沒有美元?
沒關系,達樂貿易接受以貨換貨,比如說用鐵礦石、鉻礦石來抵賬。
印度的礦產資源還是很豐富的。
甚至,還有很多沒有探明的礦產。
畢竟阿三哥的探礦技術……
反正懂的都懂。
“相比起燃油摩托車在銷售量增長上面的驚喜,我們更高興的是看到一個新興市場正在崛起。這就是兩輪電動車!”
新的賽道!
意味著什么?
意味著太多的東西了。
北辰摩托在今年,將會是業(yè)績暴增。
“相比起燃油摩托車作為機動車需要考駕照才是能夠上路相比起,兩輪電動車就不用,直接是可以上路。在操作上面相比起燃油摩托車更加的簡單,對于女性來講,更是一學就會。”
燃油車的油離配合是不少人的噩夢!
平路上起步倒是沒什么。
特別是坡道上面……
那真的是太讓人“絕望”了。
反正就是盡量的去避免出現這種情況。
大不了,先調頭,去到平路上。
當然了,這些都是對新手而不好弄,熟練了根本就算不得問題。
“除了騎行簡便的優(yōu)勢之外,兩輪電動車還有著騎行成本低的優(yōu)勢?!?
摩托車最大的優(yōu)勢,是能夠去到更遠的地方。
但兩輪電動車的續(xù)航里程是滿足大部分人日常需要的。
平時的時候,大家也就在家周邊幾公里范圍活動。
十幾公里外的地,就已經算很遠了。
“在上個季度,兩輪電動車總共銷售了26萬輛。這還是我們并沒有進行過多宣傳的情況下取得的成績。”
“在這個季度,我們準備投放一些廣告?!?
兩輪電動車在未來的銷售量可要比摩托車高!
一年穩(wěn)定在3000萬輛以上。
而摩托車,以后也就只有一千多萬輛。
兩輪電動車將很多摩托車用戶都是給搶了。
在城市里面,騎兩輪電動車方便,畢竟很多城市都是有限制摩托車的政策。
有人道:“兩輪電動車銷售的增加,將會影響我們摩托車的銷售?!?
“兩輛電動車對我們的摩托車產品影響并不會太大,相比起我們,其他摩托車廠商的影響才是更大的?!?
項娜坐在陳元慶下首的位置,目光看了眼陳元慶。
陳元慶轉動著筆,他是想起了諾基亞。
諾亞基在功能手機時代是絕對的王者,它也是最早搞出智能手機的,但是在智能手機時代卻是被水果給干趴掉了。
為什么?
說句實話,連諾亞基自己,可能都不知道為什么。
但在旁觀者的角度而,諾亞基在決策上面,猶豫了。
明明看到了未來,卻放不下現在,然后拖泥于當下。
陳元慶:“電動兩輪車是替代自行車成為普通民眾最好的出行交通工具。電動兩輪車的競爭對手不是摩托車,是自行車。”
電動兩輪車的興起,沒用幾年時間就在城市里面替代了自行車。
以前城市里面成群結隊的自行車大軍一下子消失了,大家全騎上了電動兩輪車。
自行車隨著共享單車的出現,短暫的重新出現在人們生活當中,但又是被電動共享單車所取代。
任何的商業(yè)邏輯,在根上就一點,給人提供更好的享受,更加便捷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