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清念不放心,心想著還是要去請教一下郎中才行。
翌日清晨。
她便換了一身清爽的藕色錦緞,披著狐裘,和顧淮書去了蘇州城較為偏僻的百草堂。
藥鋪門面不大,藥柜上積著薄薄一層灰,顯然很少有人來。
坐堂的老郎中已是頭發(fā)花白,此時正瞇著眼撥弄著算盤。
見二人前來,抬眼看了看:“看病?”
孟清念點點頭,將早已寫好的藥方遞過去:“替遠房親戚抓藥。”
藥方上所列的幾味藥材皆是治療花柳病的,其中混雜著幾味尋常滋補的草藥,乍看之下并不起眼。
老郎中接過藥方,看了幾眼方子,隨后又抬眼上下打量了她一番:“姑娘,這方子,你確定是治你親戚的?”
她在藥方上動的手腳哪里能瞞得過看診多年的老郎中?
孟清念心中一緊,面上故作鎮(zhèn)定:“是,小女聽聞您醫(yī)術(shù)高明,這才千里迢迢特來求藥?!?
老郎中見她是個姑娘家,又有夫君陪伴,不再多問,低頭抓藥時卻在一味土茯苓上多抓了三錢,又將一包曬干的艾草塞進藥包底層,低聲道:“此疾需內(nèi)服外敷,艾草煎水熏洗,你懂藥理?”
孟清念點了點頭:“略懂一些?!?
郎中嘆了嘆氣提醒道:“可以調(diào)成膏狀,夜深時涂抹效果更好?!?
孟清念心中了然,知道這老郎中看出了端倪,卻有意相助,連忙道謝,付了藥錢這才離開。
回到客棧,她將藥材分成兩份,一份按方熬制湯藥,另一份則研磨成粉,與蜂蜜調(diào)和成膏,用油紙仔細包好。
藥已經(jīng)準備好了,但要怎么把藥交到妙娘的手上呢?
這可讓孟清念犯了難。
“聚賢閣雖然守衛(wèi)森嚴,妙娘不會不出門,就算是她不出門,她身邊的丫鬟也是要出門的,等待時機便好了?!鳖櫥磿嶙h道。
“那我和秋尋去看看能不能遇到她?!?
見孟清念這么說,顧淮書想都沒想便拒絕了:“我和秋尋去,現(xiàn)在天寒地凍地,這里還潮濕,你盡可能的少在外面逗留,一切交給我,放心?!?
孟清念也沒過多執(zhí)著,著手寫了一個小紙條。
她將藥膏與紙條一同封進一個不起眼的青布小袋里,遞給顧淮書:“務必小心,若遇變故,即刻脫身,切不可暴露行蹤?!?
上面寫著良藥可醫(yī)身,亦能解困,若信得過,城南柳樹巷口見。
顧淮書和秋尋在聚賢樓附近的茶館坐了整整一個下午,終于在黃昏時分看到妙娘身邊的小丫鬟提著食盒從后門出來。
那丫鬟腳步匆匆,似乎急著去采買什么。
顧淮書不動聲色地跟了上去,待丫鬟拐進一條僻靜的巷子,他才加快腳步,趁其不備將東西塞進了她的手中,低聲道:“這是你家主子救命的東西,你必須親手交到她手上。”
丫鬟嚇了一跳,剛要驚呼,顧淮書卻已沒了身影。
在原地緩了好一陣子,這才緊緊攥著袋子,快步往回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