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方仁霄給他們說的做官訣竅很簡單。之前他也曾經(jīng)說過,只是現(xiàn)在又重申一遍。
那就是謹慎!
“仕途猶如毒蛇匯聚的場所,青云,你為人心直,待人真誠,但進入仕途終究要謹慎。須知禍從口出,人在官場,要三緘其口,不要隨便議論別人的長短得失?!狈饺氏龊芊判姆阶榆?,他從小耳濡目染,但對于自己的弟子卻很不放心。
“總之,要慎少。”方仁霄再次叮囑一遍,隨即苦笑,“這些話老夫早已和你說過,你平時做得也算好,此次只是再提醒你,就是在詩會上,還是不能隨便放高論,不可掉以輕心?!?
“阿茗也是如此。”方仁霄轉(zhuǎn)過頭叮囑方子茗。
“大伯放心,我明白的?!狈阶榆樕?。
從方仁霄的書房出來,顧青云和方子茗一起走出后院。兩人都是庶吉士,到時同一個部門上班,多少有個熟悉的人,其實內(nèi)心也不是特別緊張。
在門口和方子茗分別后,顧青云就右轉(zhuǎn)從新開的小門回到自己家。
九月初一,顧青云第一次去翰林院上班。前一天晚上,要不是他做俯臥撐做累了,他肯定會輾轉(zhuǎn)反側(cè),很難入睡。
他在腦中把明天要說的話、該說的話都模擬了一遍,特別是官場禮儀,更是要記得爛熟于心??吹讲煌娜擞胁煌男卸Y要求,官場等級森然,自己一定不能出錯。畢竟如果超出自身的禮制叫“僭越”,屬于大罪。
第一印象的重要性來自后世的他當然知道,如果第一印象好了,以后做事就會事半功倍,否則相反。
一夜醒來,顧青云只覺得昨晚做了許多亂七八糟的夢,醒來后全都忘記了,精神覺得很疲憊,直到洗了一把冷水臉才振作起精神。
他起來活動身體,此時天地間萬籟寂靜,只有幾盞燭火亮著,這是同樣要早起上衙署的官員。
簡薇現(xiàn)在懷孕月份大了,正是嗜睡的時候,顧青云沒有吵醒她。他活動一下身體,穿好官服,走到隔壁的方宅和方仁霄一起用早膳。
“今天可起得來?”方仁霄拿起一只肉包慢慢吃著,一邊仔細觀察顧青云的臉色。
顧青云的臉上還殘余著一點點睡意,他點點頭:“是比我之前讀書時起得早了點,不過沒差多少?!彼綍r都是六點鐘起來,現(xiàn)在是五點,早起一個小時而已。
而且他現(xiàn)在晚上除了讀書練字鍛煉,不能干別的有益身心的活動,所以晚上最多十點鐘就睡下了。
睡眠時間絕對足夠!
他和方仁霄都不用上早朝,早上卯時按時到衙署就行。卯時相當于現(xiàn)代的五點到七點,一般要求最遲七點鐘到衙署。如果住得遠,就需要四五點鐘就起床,如果是要上早朝,可能三四點就要起來了。
翰林院位于東長安街玉河北橋附近,與皇城只有一墻之隔。此時的京城有內(nèi)城、外城之分。內(nèi)城又有城廓三重,從外到里分別是內(nèi)城、皇城、紫禁城,走進正陽門就是最外面的內(nèi)城,中央各部院衙署基本上都位于正陽門以內(nèi)。[注1]
他們家這里騎馬去翰林院,所需時間不到半個時辰。
翰林院和戶部的位置離得不遠,所以顧青云早上是和方仁霄一起去的。
顧青云有些新奇,哈,這可是和老師一起上班啊。在和何夫子一起參加考試后,他又和老師一起去上班了。
這時候的官員上班,年老體弱的,或是坐馬車或是乘坐轎子,年輕力壯的幾乎都是騎馬上班。特別是那些武官,只要不是有病在身,或者走不動的,幾乎都是騎馬。
一路朝著衙署的方向走去,最開始的一段路沒有路燈,此時天還沒又亮,到處都是漆黑一片,只有天上有幾顆星子點綴在夜空。晨風吹來有些涼,顧青云不敢騎快馬,只能跟在方仁霄的馬車身后借光,他的馬車外有兩盞風燈,趕車人熟門熟路,加上此時不會有人在街上亂走,所以直接沿著寬敞筆直的大路行駛即可。
等走完一段路后,就到了那些勛貴王公大臣的住所,這里就更安靜了,但是光線很好。這些府邸的門口都掛有兩盞燈籠,照得街道很亮。
一路上,他們還會陸陸續(xù)續(xù)地遇到其他官員,基本上各家的馬車上有都著各自的標志,遇到比自己官大的就讓一下,讓官大的就先走一步。四品以上的官員已經(jīng)先他們一步去上早朝,后面的官員都是四品以下的。方仁霄是正五品,很少謙讓別人,就走得比較快。
大家都是沉默地趕路,幾乎很少有人說話。
顧青云借著光,慢慢的,等到達正陽門的街道時,顧青云前后一看,就見一輛輛馬車排成一隊,蜿蜒而去。這時候,燈光已經(jīng)很亮了。不過此時天色已白,不用燈光也能看到路。
卯時還沒到,顧青云就到了正陽門,這時候顧青云左轉(zhuǎn),方仁霄右轉(zhuǎn)。
分別的時候,方仁霄掀開窗門朝他點點頭,說了一句:“好好做?!?
顧青云揮揮手,微微一笑,道:“老師,您放心?!?
翰林院沒有顧青云想象中的高大上,房屋格局都是四合院的樣子,只是用的建筑材料更高級罷了。
進門就先經(jīng)過門房,那里有一名身穿綠袍的中年官員在桌子后面坐著等候。
那人看到他連忙站起來行揖手禮,口中說道:“下官梁唯,見過大人。”
顧青云一看他的行禮動作和身上穿的衣服,知道這是正九品的翰林院侍書,忙回了個答禮,笑道:“早,梁侍書,這是要簽到嗎?”
他很是郁悶,沒想到這個年代當官也是要簽到打卡的,還規(guī)定官員無故缺勤,缺一天打二十板子,每年湊夠三十五天就判一年徒刑,官就沒有了。
據(jù)方仁霄說,有些還沒到致仕年齡的,偏又年老體衰的官員,平時上班那是拼了老命也不敢遲到。如果實在不行,寧愿提前致仕,免得到了最后沒體面。
在梁侍書這里簽到后,顧青云看了下已經(jīng)簽上的名字,只有幾個而已,心里很是滿意。
等過了卯時,所有人都到了。
自有翰林院的孔目(未入流官員)把他們這些庶吉士帶到一間明亮的房屋,里面擺有十套桌椅,介紹說這是他們這些庶吉士辦公的地點了。
顧青云舒了一口氣,有個自己的地盤就好,雖然是集體辦公。
他和方子茗兩人找了個一前一后的位置坐下,他們報到的時間已經(jīng)算是很晚,除了有一位四川的庶吉士還沒來報到,其他七位都到了。
大家早就在殿試后聚會過,都是熟悉的人,所以現(xiàn)在一見到他們,打完招呼后,顧青云還算是放松。
一問才知道,他們都只是比他們來早十幾天而已,不過已經(jīng)各自分配有任務了,匆匆說幾句后,大家還不太熟悉環(huán)境,不敢大聲說笑,只好埋頭忙活著。
顧青云看著桌子上擺放的筆墨紙硯,一一細看后,發(fā)現(xiàn)都是質(zhì)量上乘的,這讓他見獵心喜。
現(xiàn)在沒人理會自己,顧青云只能隨手在桌子上拿起一本詩集翻看打發(fā)時間。
翰林院是正五品的衙署,最高領導是正五品的學士,姓吳,顧青云見過他,是一個大約四十歲出頭的中年人,面無胡須,五官端正,是朝內(nèi)外名聲很大的名士。他和對方打過交道,知道對方說話簡短有力,做事很干練。
據(jù)說吳學士的書法造詣非常高,還在詩賦、天文地理方面有所涉獵,知名度非常高。
他的手底下有四名從五品的官員,分別是侍讀學士和侍講學士,各有兩名。
顧青云覺得,這就是他們翰林院的領導班子。此時他們正在開早會,等開完會,估計就是安排他們干活的時候。
沒讓他們等多久,吳學士就召集大家在庭院中開會,把顧青云、方子茗兩人簡單介紹一下,并指定一名蘇姓侍講做他的教習。
方子茗的教習是那名姓岑的侍讀官,同樣的正六品。
顧青云有些驚訝,這是張修遠說過的岑侍讀,據(jù)說他不怎么好相處啊。
至于教習,這是翰林院對庶吉士的培養(yǎng),都是采取以老帶新的方式,而教習是從侍讀、侍講、修撰、編修、檢討中選擇學問優(yōu)異者擔任的。
他沒時間驚訝,蘇大人很快就把他叫到一旁。這是一個留有美須的中年人,大約四十五六歲,身材高高瘦瘦的,面容普通,很是和藹的樣子。
相互行禮,報了姓名后,顧青云知道面前的蘇大人名字是蘇秋意,非常有……詩意的名字。
“慎之,你擅長什么?”蘇秋意很親切地稱呼他的字。
顧青云靦腆一笑,道:“學生只在算學方面好一點點。”
蘇秋意點點頭,捋了捋胡子,道:“你太謙虛了,能考中庶吉士的,各方面都是好的?!?
顧青云只是笑笑,摸摸鼻子不說話。
“這樣吧,這幾天本官還有急事忙,你就先了解咱們翰林院的事,特別是修史方面的,等本官忙完再具體安排你做事?!碧K秋意說了一句,臉上露出歉意。
顧青云點點頭,只能應是。
于是,接下來的時間里,顧青云只能自己找書看了。幸虧在翰林院內(nèi)有藏書很豐富的皇家藏,里面收藏豐富,外面難得一見的歷代典籍和孤本珍本,這里大多數(shù)都有。
因為這個,顧青云看得不亦樂乎,沒有人理會自己不要緊,有書看就行。反正他現(xiàn)在是新人,少說話多看書就是了。
至于蘇秋意說的修史,這的確是翰林院的大事。事實上,這是整個夏朝的大事。
為前朝修史,主要是為了證明自己是正統(tǒng)的,是天下之主。除了這個,顧青云估計還有以史為鏡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