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張意有所指,他實在搞不明白,如今的大明分明不缺官,皇帝為什么非要點五百名進士,這簡直讓人匪夷所思。
儲才就是儲備干部的意思,而且進士和進士之間也有很大區(qū)別,也就是一甲,二甲,三甲的區(qū)別。
簡單來說,一甲進士在朝廷吃肉,將來成為朝廷核心人物,甚至官員領頭之人。
二甲進士在京師啃骨頭,成為京官,在六部鍛煉幾年,合格后分到其他衙門任職。
三甲進士到地方喝湯,排名靠前的可以去偏遠之地當個知府,后面的能補個縣令就不錯了。
“陛下,翰林院上有登記之進士二百余人!”
董倫趁機說著,外之意就是不缺人,還有二百多人等著補缺呢。
“內閣缺人!”
大胖冷不防的說道:“很缺,很缺,臣一個人實在處理不了繁重的政務,臣請求陛下為內閣增加人手,為臣分擔,也為陛下分憂!”
旱的旱死,澇的澇死,內閣現(xiàn)在就剩他一個人,等于一個空架子了,大胖都想提議直接取消內閣制度,省的累死個人。
“內閣的事等會再說,先說吏部!”
朱雄英敲了敲桌子,說道:“朕明白吏部的意思,說到底是北榜那五百名進士無從安置之事……”
“那四百多名三甲進士,吏部先登記造冊,安置下來,平常讓他們去城外各鄉(xiāng)里,了解民生,每個月按九品官軼發(fā)俸祿,幾個月后朕另有安排!”
“臣遵命!”
張一頭霧水,完全摸不透皇帝的意思,也不敢多問。
“內閣的事,朕考慮了許久,決定從翰林院挑些學士過去補上!”
朱高熾和董倫同時一愣,但之后的表情卻相差甚大。
大胖是開心,驚喜,嘴角掛著一絲笑意,終于有人幫他分擔了。
而董倫就頗為緊張和激動了,自從劉三吾走后,翰林院能數(shù)的上名宿大儒的人也就只有他了。
這位七十多歲的“貝州先生”曾經當過先太子朱標的侍讀,為人誠懇,做事嚴謹,為地方官時頗有政績。
朝廷上下的官員紛紛猜測,董倫會代替劉三吾進入內閣,成為內閣輔臣,而且還會是首輔,畢竟他在朝中的名望,資歷,能力無人可比。!如果您覺得本站還好,,請下載免費小。
“先生,你是曾經侍奉朕父親的老臣,按理說,讓你入閣,無可厚非,但如今的內閣非以往之內閣,朕就怕你不愿意!”
隨后,朱雄英將新內閣的規(guī)矩說了一遍,聽的董倫和朱高熾以及一旁的張是目瞪口呆,他們從來沒聽過這樣的事情。
沒有官職,爵位,俸祿,即使虛銜,散階都沒有,赤裸裸的白身入朝。
也就是說,想入內閣,必須要放下現(xiàn)在所有的一切官職,以布衣之身輔佐君王。
以前的內閣是大明朝廷下的衙門,新內閣則變成了皇帝個人的軍師聯(lián)盟團。
!想要無廣告閱讀請下載免費小說
,更快更新敬請您來體驗?。。。?
免費小說
歡迎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