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打了兩輪炮,那黑煙就迅速散去,只見那道人披頭散發(fā),往城里敗了。
劉備急忙命人去追,可惜就差一步,城門關(guān)閉。
就見那道人在城頭指揮眾人搭法臺,劉備縱馬在城下高叫:
“非是你等勝我,實是這旁門左道疆場少見,我軍才失利,如今若成大事,應該仁義為先,疆場勇武,才能安定天下!似你這般,只是爭奪強弱虛名,怎是成大事!”
那道人在城頭不答。劉備接著道:
“汝既修道,應該清靜無為,如今用道法在疆場逞能,非正道也!不如你我交換俘虜,來日再作理會!”
樊瑞答應,當下派人把史進、楊春、韓滔、彭玘用筐墜下城去,劉備也留下項充李袞后才退軍。
劉備回營寨之后先是安慰了四員將領(lǐng),又見到四人身上無傷,衣服整齊,方才知道,那混世魔王雖然叫魔王,卻沒有虐待俘虜。
又與眾人商議如何破敵,凌振興奮的說:
“明日里我多多準備炮子,管教那濟南府城門灰飛煙滅,且看那賊道人的法術(shù)靈還是我的火炮靈!”
劉備卻道:“我見此人有匡扶天下的志向,一開始也是打算投奔的,只是這道法在疆場上無所不利,便有些自大而已,若是能收服,對以后的事兒大有裨益!”
花榮道:“這類人自恃本事了得,無人能敵,需要堂堂正正降服,方才能為我所用,剛才那將領(lǐng)被我和張清擒得,也都心服口服,若不是換將,恐怕現(xiàn)在也已經(jīng)投降了。
劉備點點頭,他明白這種心理,凡是普通人一旦有些超人的本領(lǐng),哪怕是稍微有過人之處,便愛飄然自得,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直到遇到在自己擅長的領(lǐng)域遇到比自己更厲害的人。
這種恃才傲物的人劉備在上一世也見多了,自己即使是用大炮擊敗那道人,他也不會誠心投降。
現(xiàn)在只希望那公孫勝來,這次一定要留住高人。又想到,那樊瑞剛才還在城上搭臺子,不知道又有什么計劃。
與此同時樊瑞與項充李袞也在商議。
項充一邊揉著手腕一邊說:“如今我算是服了,我只以為自己的飛刀標槍全天下除了李兄無人能抵得上,不料那白臉小將用石頭子就輕輕松松破了我的飛刀!”
李袞也說:“捉我的將軍端的是神弓,我的標槍剛剛出手便被那箭釘住,我也是不曾得見,如今不如就投了他王倫吧?!?
樊瑞沉吟:“我等與他們廝殺,已然刀兵相見,他們不曾破我道術(shù),我怎能服他,若是這樣就投降,恐怕到了那邊,秋后算賬了。”
二人再勸投降,樊瑞說,“明日里先顯示手段,再說投降的事兒,若不如此,到了那邊王倫也會小覷二位賢弟?!?
二人怏怏退去。
第二日,劉備又率人攻城。只見濟南府城門緊閉,城樓處卻有一個法臺,只有樊瑞端坐中央。
劉備令凌振調(diào)整炮口指向城門道:“樊瑞道人,我等都是義軍,莫要在此廝殺了,且打開城門,你我一同匡扶天下。”
樊瑞不答,只作法不停,劉備等了一會兒,心里也暗道:“此人如此執(zhí)拗?!?
便要凌振發(fā)炮,凌振還不能發(fā)炮,忽然天上掉下雨點,澆滅了炮上火線。絲絲細雨下的稠密,凌振這邊卻是啞火了。
樊瑞笑道:“王頭領(lǐng),我等本來就是要投奔,只怕你小覷我等,如今小道作了個小小的法術(shù),頭領(lǐng)若是破了這法術(shù),小道愿意獻城投降。”
劉備看著這稠密的雨絲,皺眉道:“這可如何是好?”
手下眾人都說,不如強攻城池,殺了這賊道人,奪了城池!
劉備正不置可否時候,就見陣邊兩匹白馬趕來。馬上之人正是吳用和公孫勝!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