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縮餅干這方面尤小柔就給榨出來了一百七十五萬利潤。
瓶裝水買的是平時市場上零售價都才一塊錢一瓶的一個品牌,直接和廠商批發(fā)價,每箱十九塊,有九塊錢利潤,尤小柔總共給榨出來了十三萬五千塊利潤。
兩項加在一起,足足一百八十八萬五千塊利潤。
這個數(shù)字,讓常建新當(dāng)時忍不住心里生出有一種自己是不是黑心黑過了頭的念頭?
誠然,他是按照市場零售價給劉紹報的價格,但六百八十二萬里面,愣是又給榨出來一百八十八萬五千塊利潤出來。
要知道,他從劉紹那邊交換黃金過來,本身就只算三成給劉紹了,如果按照這種提供物資的利潤率,豈不是又變相了削了差不多一成?
當(dāng)然,常建新也僅僅只是沉思了一下,并沒有真的因此改變這個規(guī)則。
回到正題。
兩種物資的數(shù)量雖然很多,但一個近千萬人口的大城市,一天就能賣出二三十萬箱水,大的瓶裝水公司都是供給全國各地,一萬五千箱的數(shù)量,單單是庫存都夠了。
僅是運貨卸貨需要一些時間,在訂單下下去之后,也第三天時間便全部到貨。
壓縮餅干反倒是更麻煩得多,因為壓縮餅干的市場遠遠比瓶裝水小,一個大的餅干廠,敢囤一萬箱一箱壓縮餅干庫存,都算是大膽的了,很多廠商甚至你下單了他才開始生產(chǎn)。
事實上,十萬箱壓縮餅干的訂單,直接有庫存的也有五六千箱,其他九萬多箱都要排單現(xiàn)生產(chǎn),前后半個月才搞定。
壓縮餅干和瓶裝水這個時候都已經(jīng)準備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