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然,他們所處的古代時空沒有化肥也沒有農(nóng)藥。
但其實紅薯、土豆本來就不需要放多少化肥,也不需要打多少農(nóng)藥,產(chǎn)量不會像小麥、水稻、玉米這種同樣的種子產(chǎn)量卻與現(xiàn)代差那么大。
第一株是劉琨、劉紹父子親手刨,后面的就是大家一起動手了。
當(dāng)?shù)谝划€土豆全部都被刨出來,小山一般的土豆堆放在一起。
還沒有整體稱重,但所有人臉上都已經(jīng)是震撼的表情。
劉琨一大把年紀(jì)了,此刻滿面紅光。
他是世家出身,當(dāng)初以一己之力聚集人手,從匈奴人手中奪回晉陽城,而后在晉陽城一守就是近十年,期間為了維持晉陽城軍民的吃穿用度,他不知付出了多少心血。
為了避免春耕種植的糧食還沒收割就被胡人派遣騎兵前來破壞,他不知想過多少方法,種在晉陽城里,種在山溝里,做偽裝等等。
像土豆這種長在土里,產(chǎn)量還像是小山一般的糧食,著實太能影響他的情緒了。
最后真正稱重出來,竟然有三千八百多斤重。
哪怕這未必就是全部土豆的平均畝產(chǎn),但就算把平均畝產(chǎn)看低到三千五百斤,甚至三千斤。
第一輪種植的土豆有二十萬畝左右,被匈奴人糟蹋了一成左右,那么也還剩下十八萬畝。第二輪又種植了五萬畝,總共便有二十三萬畝土豆。
按照三千斤的平均畝產(chǎn)計算,總收獲都能有六億九千萬斤。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