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不多的道理,城門樓上面的晉陽軍如果想要往城門樓外進攻,往雁門關(guān)縱深進攻,也要在保證自己每個呼吸時間傷亡不超過四個人的情況下,頂著第一線最多二十八名拓跋鮮卑守軍士兵殺,殺得拓跋鮮卑守軍不斷后退。
拓跋鮮卑守軍往后退一步,晉陽軍的空間也才能跟著往前多一步。
想頂著第一線二十八名拓跋鮮卑守軍士兵殺,從城門樓上一直殺出一條血路,殺開局面,殺入雁門關(guān)縱深,進而逐步占領(lǐng)雁門關(guān),這并不容易。
你殺第一線的一名拓跋鮮卑守軍士兵,后面的拓跋鮮卑守軍士兵立刻就會頂上來。
縱然晉陽軍可以平均一個換三個,但只靠從云梯攀爬到城墻上補充的速度太慢了,靠這點補充想要守住城門樓的同時,打開局面。
怕不是要鏖戰(zhàn)一兩個時辰,殺傷兩三千以上拓跋鮮卑守軍才有可能。
如果能提前撞開城門,同時從城門補充兵力進入雁門關(guān),鏖戰(zhàn)打開局面的時間,一定會縮短一倍不止,或許不用一個時辰就能打開局面。
劉紹為此做兩手準(zhǔn)備。
其一,在汽油火焰熄滅之前,城門樓上必須部署最精銳,最能打,也最抗打的士兵。
毫無疑問,陌刀兵、步戰(zhàn)的重騎兵,這些身穿重甲的士兵最合適。
當(dāng)然,重甲兵穿著幾十斤重的重甲,加上兵器的重量,開始作戰(zhàn)以后,很快就會累,城門樓上不能全部都放身穿重甲的陌刀兵與步戰(zhàn)重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