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有將領的斥責與嚴令,加上都知道一旦被敵軍攻上城墻,后果不堪設想。
因此,躲避箭雨的拓跋鮮卑守軍士兵,還是紛紛咬牙探出身來,對著城外越來越靠近城墻的晉陽軍士兵射箭反擊。
隨著拓跋鮮卑守軍士兵不再躲避,城外晉陽軍弓箭手箭矢的命中率增加了不少,從二點幾,增加到三點幾,四點幾。
三百支箭矢上去,便能射死射傷十個,十幾個拓跋鮮卑守軍士兵。
城墻上的拓跋鮮卑守軍只有一百名弓箭手在射箭。
居高臨下射箭,命中率自然更高。
一百支箭便能射中十幾二十支。
不過攻城的晉陽軍士兵,幾乎人人著甲。
哪怕只是傳統(tǒng)單層鐵制甲片的輕甲,三十米開外,被破甲的概率也不是很大。
而且就算被破甲,往往也只入肉一兩寸,運氣好的話,中二十箭都未必會死,除非運氣不好被直接射中額頭、眼睛等要害。
弓箭手更是身著鋼制輕甲,他們位于距離城墻四五十米拋射箭矢。
這個距離被射中鐵制甲片的輕甲破甲概率都不高,鋼制甲片輕甲,更是根本不可能被破甲。
除非箭矢射中沒有甲片防御的位置,比如四肢、脖子、面門五官等。
但也除非射中脖子,面門等要害位置,如果只是射中四肢的話,頂多也就輕傷,中個十箭八箭問題都不算大。
箭矢直接將著甲士兵射死的概率很小。
這種冷兵器戰(zhàn)爭,更多的士兵是在受傷以后流血而死,以及后續(xù)傷口感染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