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都鳳陽,始建于洪武二年,由韓國公李善長主持,嚴格按照《周禮.考工記》設(shè)計。
前朝后寢、左祖右社,且以一條南北中軸線貫穿整個中都城。。
而為了建造鳳陽中都,洪武皇帝朱元璋更是在大明全國范圍內(nèi),征調(diào)能工巧匠、軍士民夫,約一百萬人。
如此多的人一起修建,僅僅只用了四年時間,宮城及禁垣之城墻、宮殿都已經(jīng)基本建成,現(xiàn)在在建造的是外城結(jié)構(gòu)。
從應(yīng)天到鳳陽,越往這邊走人越少,這與繁華的應(yīng)天城成了兩個極端,不過這也很正常,與張士誠的戰(zhàn)斗還沒過去多久呢,就算修養(yǎng)生息,也沒那么快。
不過這寂寥荒蕪之感,在抵達鳳陽后便消失了。
繁雜、混亂、熱鬧,是鳳陽給楊帆的最大感觸。
朱元璋為了將鳳陽打造成國都、繁華之地,已經(jīng)先后兩次移民到鳳陽,其中以河南、江西為主,大量的移民加上本地的百姓,還有被征調(diào)來的工匠、軍士、民夫,如此多的人匯聚鳳陽,使得這片土地混亂異常。
來到鳳陽后,楊帆先是找了個客棧落腳,然后準(zhǔn)備去中都城的工地那邊晃悠一下,他雖然是來暗地查訪淮西勛貴的不法之事,但一時之間卻沒有頭緒。
而李善長作為淮西勛貴之首,之前一直負責(zé)修建中都,說不定能在那邊找到什么證據(jù)呢!
中都禁垣,周長有七千米左右,開四門,東為東安門,西為西安門,北為北安門,南為承天門。
遠遠望去,禁垣城墻整齊劃一,所用的石料皆為一等一的好石料。
“老朱啊老朱,花費了那么多錢建造中都,卻又不住,何苦來哉呢?”一身粗布衣衫,喬裝打扮了一番的楊帆,一邊對著禁垣的城墻品頭論足,一邊向著里面走去,想一探究竟。
可楊帆沒走幾步,就被人攔住了,一個身著官服的中年人走了過來,說道:“你是誰?懂不懂規(guī)矩?這是你能隨便來的地方么?趕緊給我滾蛋!不然別怪我的鞭子不客氣了?!?
依楊帆之前的脾氣,早就一大嘴巴子抽了過去了,不過他今日的目的是想進去看看,能否找到什么線索,不宜聲張。
因而,楊帆那張喬裝改扮后的臉上露出了絲絲憨厚的笑容,隨即他掏出了十幾文錢塞進了中年人的手里道:“軍爺,小的就是好奇中都城長啥樣,請你通融通融,讓我進去見識一下!”
俗話說,拿人手短,吃人手軟。
得了錢的中年人臉色頓時就變了,他當(dāng)即笑呵呵地打量了楊帆一番,道:“你小子挺上道,那爺跟你交個底兒,以前這些錢,你想進去開開眼,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也就讓你進去了,可是現(xiàn)在卻不行了。”
“難道軍爺覺得錢太少?”
“呵呵!”中年人冷笑一聲,然后將錢統(tǒng)統(tǒng)收好,指了指上面道:“前幾日,上面下了死命令,誰敢往里面隨便放人,知道了要扒一層皮,你要想看,就等著陛下遷都之后再來吧,看在這些錢的面子上,這件事我就不跟你計較了,你趕緊滾吧!別給自己找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