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日河源府大雪張狂,冰粒子和雪一塊落,冷得出奇,今日放晴,天地純白,耀的讓人晃眼,反襯出室內(nèi)晦暗不清。
配合梁渠出關(guān)的奇異狀態(tài)。
“唔……”
楊許腦子暈上一瞬,重揉了揉眼,發(fā)現(xiàn)小師弟又好端端的站在原地,沒有絲毫變化。
然聚焦目光,重新緊盯。
那本穩(wěn)固的身形再度虛幻,輪廓邊緣暈出一團真假不清的光圈,更給人一種輕盈感。
尋常人興許會以為長時間勞累,出現(xiàn)幻覺。
狩虎大武師非同小可,本源固守,哪會輕易下此判斷?
“師弟,你這狀態(tài)是……”
梁渠咧嘴:“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修行之法,小有所成!”
他擴展胸膛,拔高脊柱,骨骼摩擦,肌肉拉伸,碰出細微的麒麟吼。
脊背處,最后一點殘余熱量消失無蹤,黃龍消散,所有氣機增長,潛移默化的融入軀體,徹底煉化,讓本虛幻的身形鞏固下來。
對比第一次應(yīng)龍垂青的痛不欲生,第二、第三次的剔骨削肉,錘煉鍛造,從第四次開始,應(yīng)龍垂青便少有痛楚,第五次全是享受!
苦盡甘來!
怎不歡喜!
呼!
鼻息卷起室外雪塵,紛紛揚揚。
河源府太冷,冷到堆積的雪是干雪,而不是江南的黏雪,黏雪輕輕一捏,便會成團,用力擠壓更會顯出幾分堅硬,半冰半雪,干雪則如塵土,無比松散。
只這一口氣,小院內(nèi)便為人精心打掃一般,顯露出青石地板。
紋生應(yīng)龍,周游六虛,層數(shù):五
周游六虛,引尾畫江,掌天關(guān),持地軸,游無窮。
應(yīng)龍垂青,共得河流眷顧2,統(tǒng)治0.1。
河流統(tǒng)治度:0.3(眷顧度18.8213)
龍種氣息:一
澤鼎內(nèi),藍潮干涸,粼光堆疊。
光華閃爍重現(xiàn)。
鼎主:梁渠
煉化澤靈:水猿大圣(橙)(融合度:300‰)
水澤精華:9624.4
澤靈垂青:武道通神第四重(川主帝君);應(yīng)龍紋:五層;天吳虞紋:二層。
諸多垂青之中。
應(yīng)龍超越川主,一躍成為最高!
此番不僅帶來0.94的河流眷顧提高,更有0.1的河流統(tǒng)治度!
“量變引起質(zhì)變?”
收獲興奮之余,梁渠陷入回憶。
第一次獲得應(yīng)龍垂青,是平陽過龍河內(nèi),楊東雄斬殺一條妖境鱘魚,按道理,這條鱘魚并非大妖,遠遠不夠格提供龍種氣息,恰恰,這條鱘魚不同尋常,占據(jù)一塊龍骨,龜縮小潭煉化吸收,猥瑣發(fā)育,給他占了便宜。
彼時眷顧度提升不過0.01,擁有一個狼煙之下極為好用的周游六虛充當身法。
此后提升垂青,帶來的增長越來越多,并非線性,天賦亦越來越猛。
第四層更是帶來天關(guān)地軸這樣的非凡能力。
好事。
此次除去統(tǒng)治和眷顧,應(yīng)龍垂青下攥取到的能力全方位加強!
漲了一大截!
若是對付巴爾斯泰時有此本領(lǐng),絕對會更游刃有余!
一念至此。
他的腦海中忍不住再次空想推演。
梁渠思量比較之余:“適才出關(guān),師兄有何感受?”
楊許認真思索,回答道:“一縷煙,一縷縹緲青煙,看著在,嗅著也在,伸手上去,更能有幾分觸感,偏偏五指一抓,空空如也,所謂竹籃打水,這是師弟的第三神通種?將來的第三神通?”
梁渠頷首:“差不多?!?
大師兄所說的獨特感觸,正是應(yīng)龍最主要的能力,周游六虛!
應(yīng)龍紋的基礎(chǔ)天賦。
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
是風也是霧,是云也是雨,是流動的變化。
在此基礎(chǔ)之上,天關(guān)地軸則是“六氣”的具體化,擴張化,不單單自己游無窮,更能改易周天之“氣”!
此“氣”非天地長氣之氣,而是一種冥冥中的變化,“勢”,“運”,“道”,“引導(dǎo)”,“改易”……
此外,應(yīng)龍以尾畫江,以梁渠如今的眼光看,也是“氣”運用的一種,結(jié)合“引導(dǎo)”,“改易”,創(chuàng)造出的獨特技法。
梁渠的第三神通,為應(yīng)龍殺經(jīng),結(jié)合《青龍殺經(jīng)》改良而成,本質(zhì)便是讓“氣”的變化更為洶涌,讓其中變化變得“凌厲”,擁有“攻擊性”,給了他狩虎時便能翱翔天際的本領(lǐng)。
“氣”的變化具體到表現(xiàn)。
“如此飄逸,莫非是身法?”楊許好奇,“師弟一攻,一防,一閃?!?
“攻防對,閃不全是?!?
梁渠跨出半步,同不明所以的楊許貼身,其后朝大師兄的左肩輕輕揮出一拳。
楊許目不轉(zhuǎn)睛,其后右肩忽地感受到一股力,將他沖了一下。
“?”
楊許愣愣的望著左肩上的拳頭,和右肩上的力道感受。
“這……這是什么能耐?攻左擊右?攻上擊下?隨心所欲?”
“單論實戰(zhàn)效果的話,差不多如此?!?
楊許瞠目結(jié)舌。
神技!
居然有這等本領(lǐng)!
臻象神通亦分為三六九等,小師弟的顯然是最高等!
梁渠搖搖頭,猜到楊許在想什么:“沒有那么夸張,周身方圓,咫尺之間而已,罡氣之流改易方向尚且遠些,能有個三丈。
擊拳、揮劍便小到三尺,且三尺之間,改易幅度也就是從左肩到右肩的水平,且打出的力量還會比正常力量小上不少?!?
這一招好似經(jīng)典力學里的“受力分析”,改變力的方向,會變成“分力”,對應(yīng)方向上力的大小就小上許多。
不僅如此。
回想和巴爾斯泰的斗爭,兩人從頭到尾壓根沒有挨近到這個距離的時候。
你來我往全武圣手段,最后斬蛟更是隔空一劈,何止三丈,地表厚度就有七八丈不止。
故而梁渠對這個能力的使用次數(shù)不多,基本作用不到臻象對決里。
“那是因為沒變成神通吧!”楊許抓住問題的核心,“神通種和神通,天壤之別!變成神通,定有大蛻變!”
越厲害的神通,前期反倒不顯。
因為“本”不足,無法改易深層次的規(guī)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