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8章群虎皆至!
“什么?興義伯飛來一槍,砍傷了龍象武圣,西北王?”
“你聽說了么?興義伯眾目睽睽下打傷了龍象武圣,流了很多血??!”
“興義伯打敗了龍象武圣!”
“瞎說什么,興義伯單單臻象,緣何能讓龍象武圣流血,遑論打敗。再者他們二位無冤無仇,為什么會打起來?什么?你說你親眼所見,那不得不信了,知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因愛生恨?”
“我二大爺隔壁家的舅舅有個(gè)朋友,專門給懸空寺送炭的,他親口說的,錯(cuò)不了!那女子,潤得很!”
“沙河渾濁奔騰,浩浩烈烈,遠(yuǎn)不及淮江的水清澈養(yǎng)人啊。”
“斬下去的地方在哪?”
“你干什么?”
“看看啊,說不得能瞻仰一二神韻!”
“同去同去!”
龍王巡狩。
梁渠乘風(fēng)而降,揮舞伏波劈開一條縱深峽谷,更是在人潮中投下巨石,掀起大浪,整個(gè)大同府為之轟動,為之澎湃沸騰,更有人前往峽谷觀瞻一二神韻!
多少年未有此等濃烈談資。
拋開以訛傳訛的好事者,更多親眼目睹者拼湊出了傍晚時(shí)的真相一角。
高手對招!
考慮到千萬目光下,張龍象未有避讓之舉,此對招更像受招。
四關(guān)、奔馬、狼煙、狩虎、臻象、夭龍……此乃境界之正稱,是人之姓名。
世人講禮,面對面,自不會直喚姓名,便是背地也不好如此,故而會冠以尊稱,一如梁渠為外人喚作興義伯、梁郎將。
武者入了四關(guān),于鄉(xiāng)野之間,便可尊稱一個(gè)小武師。
武師武師習(xí)武達(dá)者可為人師。
躍升狩虎,又于武師二字前特冠一個(gè)“大”字,“大人,謂大家豪右”,其食利者也,以此點(diǎn)出三分尊敬,三分地位。
等到了臻象,這尊稱不再添字,豁然一變,武師變作宗師,宗師者,開宗立派之人,光稱謂之變化,足見兩境差距。
再至夭龍……
圣者,通也,道也,聲也。
道無所不通,明無所不照,聞聲知情。
一位一境宗師揮槍砍傷一位圣者,甭管圣者何等狀態(tài),宗師如何不凡,用的什么神兵利器,多么以逸待勞,唯一詞可蔽之――不可思議!
境界修行世上無雙,戰(zhàn)力更在境界之上!
懸空寺內(nèi)。
樹影婆娑,妙翅鳥奔走屋檐,猴子騎著小象揮舞樹枝沖鋒。
五大真統(tǒng)的弟子們見識更廣,晚上的雅集小會上交頭議論。
“傷到武圣,那一槍定有不凡,龍象武圣絕非無的放矢,多是有備而來?!?
“莫非是學(xué)習(xí)?傳聞龍象武圣極神技藝,見獵心喜?”
“絕不單單如此,尋找突破之契機(jī)亦有可能啊。只是,興義伯為何能掌握如此非凡技藝?何人傳授與他?又是如何學(xué)會掌握?”
“我觀興義伯,其人實(shí)力強(qiáng)悍,一槍風(fēng)采,媲美二境大宗師輕而易舉,攥得本命佛后,極盡戰(zhàn)力,遇上些不鉆營爭斗神通的三境天人,亦有一戰(zhàn)之力,活脫脫的昔日龍象翻版!”
“西北王之后,再來一個(gè)東南王?”
“緣何爭斗神通者,更易出彩?”
“可見世無大同,唯有自己的拳頭可以依靠!”
洞天庭、天刀冢的修行者面對面盤坐,挺直腰背,分析的頭頭是道,各抒己見,比之外界的吹噓更一針見血,更探究真相。
什么空間,什么因果。
全是虛的。
神通就該點(diǎn)攻擊,這是興義伯給出的版本答案,照抄!
“這他媽是人?”樓觀臺的道士直抒胸臆咣咣咣干掉一壺香茶。
“阿彌陀佛,可憐后山的花花草草,鳥獸樹木。”懸空寺的和尚撥動佛珠,念經(jīng)超度亡靈。
“那興義伯居然會乘龍,觀之比我梧桐樓的九尾鳳鳥更威風(fēng)!哎,無趣?!蔽嗤堑男奘啃纳魫灒袠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