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7章出去闖闖
“什么意思?什么意思?阿水,啥是乘愿而來,啥是因業(yè)而來?”
徐子帥又用食指戳戳梁渠的背。
他聽不懂,但不傻。
明眼人全看得出周圍人神色,連佛門記錄的大和尚都認(rèn)真了許多。
這問題肯定不簡單。
龍娥英和龍炳麟靠近,師門人也全圍攏。
梁渠撓撓鬢角,他沒想到自己這個半吊子,有朝一日能為人解惑佛法,低聲說。
“乘愿而來就是,老和尚前世便是高手,是菩薩,是羅漢,是為了實現(xiàn)眾生的愿望,方才投胎,今生重修,故而是一步一步回到本來的位置,如地藏王菩薩,便是立了愿。
因業(yè)而來,意思為老和尚本來是普通人,因為各種業(yè)力牽引出現(xiàn)世上,又因各種業(yè)力,最終覺悟,促成羅漢。
簡單說,葛道長是問大師今生修為,是命中注定,還是種種機緣巧合疊加。”
眾人眼前一亮。
“葛道長厲害啊,問到我心坎上了?!毙熳訋涃潎@。
來聽經(jīng),不就是想學(xué)怎么和老和尚一樣牛逼轟轟。
將來有一天,一樣有幾萬人坐在下面聽自己吹牛逼嗎?
葛道長話語不停。
“假若為乘愿而來,緣何不肉體與心性共存,需轉(zhuǎn)世重修,豈不浪費哉?因業(yè)而來,佛門羅漢仍有業(yè)力纏金身么?”
大和尚們?nèi)扉L脖子。
老和尚轉(zhuǎn)動佛珠:“葛施主妙問?!?
“候明王妙解?!?
所有和尚挺直腰背。
“余亦不知是因愿來、因業(yè)來?!崩虾蜕虚_門見山,不等聽客錯愕,“依佛家所,我為因愿來,余不以為然,正如葛施主所,即為因愿來,緣何一切從頭再始,實則唯有從頭始,方會為人所接納。”
“何解?”
“如同佛陀,需有父、有母,方可接近身邊人,方可度化身邊人,佛要度豬,便不會變作狗,同豬去語,故為度化人,便顯化作人,從稚童變作青年,變作丈夫,所謂,我可,你亦可……”
梁渠感覺自己的后背又被戳了戳。
周圍人再看向自己。
又聽不懂了。
梁渠想了想:“意思是‘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yīng)作如是觀’,這是《金剛經(jīng)》上的,即所有的一切,全是幻影,是表象。
佛陀為了度化人,所以變成人,和人一樣經(jīng)歷生死輪回,如果變成豬,一頭豬和你談覺悟,你就會覺得荒謬而警惕了?!?
葛道長問了一個不相干的問題,老和尚則用剛講的《金剛經(jīng)》內(nèi)容作答。
巧妙的很。
“感覺很厲害……”曹讓摩挲下巴。
“自然厲害?!?
梁渠親眼看到懸空寺的和尚全放松下來,顯然這個回答是符合“佛門正確”的。
但老和尚肯定不是一味正確的人。
列舉出數(shù)個例子來證明因愿而來的正確性、合理性,老和尚話鋒一轉(zhuǎn)。
“《華嚴(yán)經(jīng)》云:‘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yè)’。
禪宗又云:‘挑水砍柴無非妙道’。
私以為,吾先為因業(yè)而來,后發(fā)菩提心,轉(zhuǎn)乘愿而來?!?
“此又作何解?!?
“凡世種種,皆機緣巧合,心堅后,皆為命中注定?!?
菩提島內(nèi)。
眾人沉思。
和尚們也沒有表現(xiàn)的太緊張,只要乘愿而來的合理性從明王口中被論證即可。
聽課默默消化。
老和尚又指梁渠:“大順興義伯,諸位可知?”
怎么又扯到自己身上了?
梁渠納悶。
“自是無人不知。”
人群中有人膽大回話。
老和尚笑:“七年前,余行至彼時尚未改名的平陽縣,恰見其龍筋虎骨,得一碗齋飯,欲傳其《降龍伏虎金剛經(jīng)》,此是愿是業(yè)?是命中注定?是因緣際會?”
大家面面相覷。
“因緣際會?興義伯運氣好,碰上貴人?”
“不對?!庇腥朔瘩g,“佛門攏共多少高僧?修行此法的又有幾人,平陽縣小地方,太巧,是命中注定!有大手!”
好一陣嘈雜。
梁渠的師門不見外,直接問當(dāng)事人。
“阿水,你覺得呢?”
“我不道啊?!?
梁渠撓撓頭。
“大師?!备鸬篱L尋求答案。
老和尚仍未正面回答:“一淮南鄉(xiāng)間漁夫,日收十文,奔波為溫飽,此人欲見當(dāng)朝圣皇,難乎哉?”
“自不可能?!备鸬篱L笑。
“欲見地方縣令,難乎哉?”
“有可能。”葛道長想了想,“縱為貪官,惡官,總有出門日?!?
“縣令直達(dá)天聽,難乎哉?”
“不難……”
接連三問,葛道長皺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