噼里啪啦。
積水潭南岸,似有元磁激蕩,大雨傾盆。不盡水珠滾滾躍濺,一片綿密水花浮動。
磅礴精柱筆直沖天!
不同血柱有形,有色,精柱無形、無色,然而任何人目光掃過無不心知肚明。
它就矗立在那!
“精氣神三元合一,洞開玄光……有如此異象?”
“氣旺則精盈,精盈則氣盛,興義伯初入狩虎,血柱曾高一百二十丈,世上罕見,反哺到精神上,自然不會差,此即底蘊深厚?!?
“緣何能快而兼具底蘊?”
“快非急,入臻象,入夭龍者,哪位前輩不是驚才絕艷之輩?如此之快,本便說明許多?!?
積水潭上,長輩攜小輩倚靠欄桿,圍觀感知,見證一二。
亦有江湖豪客相聚腳店,或吹噓,或嘆服,或心羨。
尋常人一輩子縱有機緣堪堪奔馬,撐死狼煙,偏有人二十余,狩虎圓滿……
“師妹,我就說來帝都能漲見識!果然大不一樣,好厲害的興義伯,大丈夫當如是也!”拉著驢子的少年振奮揮拳。
“你不掂量掂量,怎好意思同興義伯比?”驢子上的師妹嘲笑。
少年不惱,張嘴大笑。
“哈哈哈,人總得有夢想吧?”
異邦之人長街駐足,驚嘆大順之繁華,武道之昌盛。
越王大脯天下不足五年,傳聞又有金剛明王證得羅漢果位。
可那無不為傳,無不為耳聽口,唯有今日,真正親眼所見,二十一歲狩虎圓滿,洞開玄光,精氣磅礴,無人不知!
閶闔正嵯峨,雙闕萬丈余。
天下之中心,大順之興盛。
畫卷一般,頃刻間展平攤開,擺到桌案之上,伏首可見。
只是……
日頭從正中挪到西斜,從西斜挪到天際之下。
日月往復。
四月步入五月。
朵朵曲卷蓮葉冒出潭面,消散漸生的暑氣。
眼瞅蓮葉冒尖,亭亭玉立,人群漸犯嘀咕。
洞開玄光……
要那么久么?
“等會,那小子還積水潭里泡著呢?他不換氣的么?真有人偷偷給他換豬尿泡?”
圣皇驚訝。
總管太監(jiān)躬身:“陛下記得樓觀臺么?”
“同此事有何干系?”
“樓觀臺有一絕品內修功法,名曰《萬勝抱元功》,昔日樓觀臺樓主曾親手贈予魏國公,魏國公三子便為冠英伯,冠英伯有一親衛(wèi),名楊東雄,有性命之交,其親傳弟子便為興義伯?!?
“與此功法相關?”
“臣不敢保證,只是《萬勝抱元功》共分定神、內視、存神、罡煉四重,層層遞進。
然實際修行境界,唯有前三層,第四層與其說境界,不如說機緣,唯有特殊節(jié)點方能觸發(fā)。”
“何機緣?”
“因人而異,修行此法者不多,據(jù)記載,或伐筋洗髓;或再塑天資;或頓悟武學;或映照自身。
梁大人服了先天純陽丹,又十數(shù)日不換氣,老臣推測,應當是受此丹牽動,再逢洞開玄光,啟發(fā)罡煉,回歸先天胎息境,徹底重塑?!?
所謂先天胎息,即嬰兒泡羊水之中,自無呼吸之困擾。
天下之大,歲月積累,神功妙法多比牛毛,望月樓里收錄比這更玄奇的都有。
圣皇叩響桌面。
“有何影響?”
總管想了想:“好事,興義伯少為哀子,家中貧困,故而武骨隱沒,先天是有不足的,此番重塑,正好補足?!?
潭底。
梁渠作嬰兒抱膝狀,好似陷入混沌,獨精神無比清醒。
三元歸一,非精氣神完全融合,而是互補互助。
氣宜鼓蕩,神宜內斂,無使有缺陷處,無使有凹凸處,無使有斷續(xù)處。
好比神通,以前全靠精神催動,如今可以依靠部分精神和部分氣血,大大緩解壓力,無怪乎宗師使用神通,不像他有那么大的負擔,幾次完全使用便徹底透支精神。
又如武學,足以附著精神,以強烈的殺念殘留對方血肉之上,泯滅生機。
除此之外。
他對氣機的把握更是清晰無比,有種只要標記住,隔開數(shù)百里亦能心生感知。
唯一的問題。
“我的罡煉機緣怎么是這個樣子呢……”梁渠郁悶。
積水潭南。
龍娥英眨動眼眸。
肥鯰魚等獸團團轉圈,反復溝通精神鏈接,確認沒有認錯。
眼前這個二三歲大,抱膝沉浮的小孩正是天神!
白白嫩嫩。
肥鯰魚甩動長須,想去觸碰,又讓龍娥英揮掌拍掉。
洞開玄光開了小半個月,龍娥英自然擔心,下水尋找,正好碰見梁渠從一個二十多歲的青年,逆生長成不足一尺的嬰孩,又在之后的幾天里,從嬰孩生長回來!
肥鯰魚等獸獲知消息,全放下鰭頭工作,自江淮跑來看新奇。
反復觀察。
大抵兩天長大一歲,約莫盛夏時能完全生長回來。
端為玄妙。
梁渠能猜到原因。
洞開玄光激發(fā)了《萬勝抱元》,先天純陽丹又恰好充當一引子,罡煉在這個引子的基礎上直接更高一層,幫他完全重生一回!
萬勝抱元,持人之精、氣、神,使之不內耗,不外逸,長期充盈于體,與形體相抱而為一,當真厲害。
天地化溫床,水脈作臍帶。
好事。
境界沒跌,先天補足。
習武之前,他又黑又瘦又小,的確沒長好。
許多東西,小的時候不全,長大了也很難補足。
精神清醒,血肉混沌。
溝通澤鼎。
水王猿融合度上漲,得天地鐘靈,河流眷顧+1.0714
河流眷顧度:11.6843
鼎主:梁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