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梁渠的轟動示范,其余四處教頭倒省下一樁麻煩事,講完十條,陸續(xù)敲鑼。
典吏手持名冊唱名。
“柏志端!”
黑衣錦袍的青年昂首挺胸,經(jīng)由小吏驗(yàn)明正身,眾目睽睽之下來到五柱之前。
不看虎、牛、馬三柱,徑直來到象柱之前,活絡(luò)肩膀。
好生自信!
場下議論不歇。
十八歲的狩虎大武師,大順開國至今獨(dú)一份。
故梁渠是梁渠,自己是自己,能走到今日,考生對個人本事多有幾分了解,做過功課。
搬得動龍柱,二十八宿榜上鐵定有名,搬得動象柱,那也是十之七八,大好前程。
初選有數(shù)天之久,單今日場內(nèi)考生不下千人,能有那么簡單?
梁渠翻了翻名冊和畫像。
冊頁上面蓋有州府印章,二十六歲,狼煙地橋,北方小家族出生,按履歷來看,天賦才情挺不錯的,家族里的麒麟兒。
小吏見青年點(diǎn)頭,引燃短香。
“喝!”
“起!”
柏志端環(huán)抱象柱,猛地頓足發(fā)力,兩條胳膊青筋暴綻,肌肉膨脹,雄渾血柱氤氳直上,熱浪撲面,氣勢駭人。
哪料……
半晌,象柱半邊歪斜,不等完全騰空,竟是搖搖欲墜地倒向一邊!
梁渠閃身,抬手扶住青銅大柱。
咚!
象柱回正,煙塵四起。
“咳咳?!?
柏志端猛地咳嗽,渾身瀉力,靠倒到大柱之上,雙手雙腿發(fā)軟,氣喘吁吁。
場下噓聲大作。
如此自信上場,以為有真本事傍身。
沒想到銀樣j槍頭,中看不中用。
柏志端自覺羞憤丟人,卻顧不得多想,趁香未滅,緩了緩,緊忙去搬抬虎柱。
此次倒容易許多,不至于抬都抬不起。
整根立柱讓柏志端抱住,血涌上臉,額角的青筋蛇一樣鉆動。
咚!咚咚!
鞋面炸開,腳步艱難挪動。
短香裊裊燃燒。
所有人盯緊紅線,默默測距。
所謂的十步距離,是指正常十步,抱住大柱,奮力之余,一步壓根邁不出那么多,大約要走上二十余小步。
三分之一未到。
梁渠瞧出不對,再扶銅柱。
柏志端跪倒在地,汗如雨下,喘息劇烈。
回頭瞥一眼。
“尚有六分之一炷香?!?
柏志端聽得提醒,口干舌燥,心頭大跳,擦擦汗,酸軟著腿腳來到牛柱前。
如此方“棋逢對手”,“將遇良才”,費(fèi)勁氣力,堪堪于短香燃盡之前搬柱成功,爬倒跪地,久久不起。
場下噓聲不斷。
雖然知曉地境搬運(yùn)牛柱不差。
可有梁渠單手擎舉五柱在前。
柏志端單舉個牛柱如此費(fèi)勁,一下子拉了胯,丟人丟大發(fā)。
圓臺內(nèi)紅線有兩根,正好一來一回,互作和終點(diǎn),省得來回搬。
梁渠此前搬過去,柏志端恰好搬回來,抬臉面對上萬人觀摩,臉比猴屁股紅,不知憋力憋的還是羞的,喘了兩口氣,骨頭里再榨三分血力,踉蹌著跑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