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渠坐在下面聽得尷尬。
兩個月,他的確沒傳過一封信件,主要是覺得華珠縣和平陽縣距離太近,沒什么必要。
再加上洪水泛濫,華珠縣內(nèi)驛站一樣讓大水淹沒,除去官信暢通,家書難傳,得費(fèi)功夫?qū)iT托人送。
梁渠轉(zhuǎn)移話題:“師父師娘不妨猜猜,弟子此番去華珠縣治水,朝廷給予我什么獎勵?”
過往之事不可追,二人果真不再計較書信一事。
楊東雄琢磨道:“據(jù)你所,你此番治水功勞頗大,莫非是升任衡水使?”
梁渠搖頭:“師父猜得不對,弟子未曾升官?!?
“小九既說潰堤是那沙河幫主報復(fù)河泊所之舉,那河泊所上下必不會有人因此升官。
否則自犯自賞,朝廷如何能定民心?我猜多是物質(zhì)獎勵,丹藥,功法之流?”
“師娘說對一半,但除物質(zhì)獎勵外,還有一件十分重要之事。”
還有?
楊東雄跟許氏齊齊沉思。
皇帝治國有三樣利器:號令、斧鉞、祿賞。
其中祿賞的手段無非那么幾種:升官,給爵,賞賜……
沒有升官,更不會給爵。
還能有什么?
楊東雄想不到。
許氏恍然大悟:“陛下給你賜了婚?”
“咳咳咳……”梁渠讓自己的口水給嗆到,“師娘想的忒偏,怎么可能是賜婚。”
許氏茶蓋一合,眼眸一瞪。
“知道偏你還給我們兩個老的賣關(guān)子?趕緊說!”
見師父師娘全猜不出來,梁渠挺直腰板。
“是弟子得有一道口諭,陛下說我是‘搭橋梁,筑水渠’,讓我“卿其勉之”!”
楊東雄驚愕不已,茶盞放于桌上,坐直身子。
“此當(dāng)真?真有口諭?”
梁渠抱拳:“弟子不敢開此等玩笑,此十字是上使誦完敕書,親自傳于弟子,河泊所上下全為見證。
弟子今日前來,一是跟師父師娘報平安,二是想讓師父給弟子寫一份墨寶,好掛于廳堂。”
楊東雄與許氏對視一眼。
圣皇親自口諭鼓勵!
搭橋梁,筑水渠……
地者,萬物之本源,諸生之根菀也。
水者,地之血?dú)?,如?jīng)脈之通流者也。
自古以來水利即為歷朝歷代之重點(diǎn)。
其中固然有梁渠名字恰好如此的緣由,但能以此事勉勵,分量不可謂不重!
半晌。
楊東雄平復(fù)心緒,高興之余搖頭拒絕。
“不是我不肯,但你讓我來寫,不如去找上湖書院的趙山長,他是有名的書畫大家。
你那拼音法進(jìn)展如此之快,離不開趙山長幫助,找他幫忙,不會不樂意?!?
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