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恍然。
一次出色,哪會口諭激勵,原來早有鋪墊。
“此番治水,梁大人同樣表現(xiàn)出色,加之黑水河床無故加深丈余,朝野上下視為祥瑞之兆,陛下更是歡喜,故特傳口諭,以示激勵?!?
上使身處帝都,知曉的更多,更清楚。
今年一年,夏季帝都缺雨,五六月時疫流行,旱情延至吉東府,南直隸卻又因多地降雨過多而患水,入秋之后,行山府有地龍翻身。
以大順幅員之大,旱災(zāi),水災(zāi),地災(zāi)年年在所不免,只要小事未曾釀成大災(zāi),無關(guān)宏旨。
梁渠治水當(dāng)中沒有展現(xiàn)出多么高超的政令手段,只是循規(guī)蹈矩的完成任務(wù),本不該有特殊對待。
但同一件事,如何完成,幾時完成,天差地別。
許多事情,哪怕能按部就班的去做也殊為不易。
尤其梁渠一天內(nèi)把事情全部解決,直接給他掛上明晃晃的“出色”“能干”標(biāo)簽。
此外更有一點。
梁渠命格親水,善水,當(dāng)日河伯任命乃圣皇親定。
時隔半年,梁渠于水患之災(zāi)中發(fā)揮重大作用。
豈非正好證明圣皇神武?
上使喜歡打馬吊牌,再清楚不過自己手里的某張小牌,意外打出關(guān)鍵效果的成就感。
焉能讓人不喜?
除此以外,上使還帶來另外一個好消息。
“朝廷上下認(rèn)為平陽縣與淮陰府并存,許不利于一府之地政令流通。
平陽縣如今廣納人口,于簡大人的治理下初具規(guī)模,朝廷或計劃明年淮陰府內(nèi)夏耕前,徑直更改為平陽府,以此方便治理?!?
“陛下果真有先見之明!”
席內(nèi)眾人十分歡喜。
河泊所來平陽縣半年之多,早意識到不便。
例如此次遭洪,淮陰府并不緊挨平陽縣。
河泊所施行權(quán)力,調(diào)配物資,需往來淮陰府,平陽縣,華珠縣三個地方。
如何能方便?
平陽縣本身更尷尬,河泊所與緝妖司還有三法司,設(shè)立之初全按照府的配置來。
管不能管,幫沒法幫,完全是各干各的。
到府不同,府的級別非常大。
大順兩京十八省,其下直隸州方能和府平級,同屬于省下級,散州與縣平級,同屬于府下級。
能變成平陽府,許多事情要方便得多。
不過上使不是白透露。
此舉明晃晃暗示大家把握機遇。
機遇莫非只吃一頓飯白白給你?
宴會完畢。
使者在衛(wèi)麟等人的帶領(lǐng)下去往丘公堤附近巡查,同時考證祥瑞一事是否為真。
梁渠則在使者團的幫助下,得到了自己唯二的實物賞賜,元竅大丹。
吏員恭敬捧出木盒,打開來,里面是一個方形小盒以及一個竹筒卷。
小盒里面自然是元竅大丹,甫一開盒,藥香飄散,惹得旁人紛紛駐足。
梁渠半點不怕被搶,他身處軍營,哪個敢動手?
小吏提醒道:“梁大人,竹筒里是服用大丹的相關(guān)作用及要點?!?
梁渠拿起竹筒,從里面抽出一張小紙卷,上面用藥局制式字體密密麻麻寫了很多,包括吞服前不能吃的相關(guān)沖突藥材。
元竅大丹,聽起來是開竅用的,實際有所出入。
它并非用來直接開竅,而是間接輔佐開竅,作用等同于突破腑關(guān)生起的那股啟靈氣,只是原理不同,乃至于若是破關(guān)時服用,會有相沖風(fēng)險。
小吏問道:“梁大人可否透露當(dāng)下境界?”
“七竅,怎么了?”
“那此丹或能幫助大人在開陽竅與中宮時,削減近六成難度?!?
“兩個六成,那加起來是一竅多啊?!?
“正是如此,開竅越多,藥力越集中?!?
梁渠默默計算。
自己原先有四個大功,一個讓師父拿去換武學(xué),剩下三個,加上治水的兩個,足足五個。
五個能換取的資源,開出剩下兩竅綽綽有余。
自己馬上要奔馬極境了?
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