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手摸到背后蓋板,輕輕敲動,一點一點震動開來,最后稍稍一壓,揭開整個背板。
沒有水淌出。
梁渠松出一口氣,沒水淌出,證明那么多年過去,里頭沒浸水,倘若是什么經(jīng)書,多半保存完好。
平放下佛雕,他借著陽光,看清里面是一卷合攏起來的卷軸。
把卷軸從里面拿出來,展開少許,上頭字跡清晰,紙面光滑。
或許是隔絕空氣的緣故,紙頁都不曾泛黃。
逐字逐句看過去,梁渠失望地合攏。
丫的,就一普通經(jīng)書。
不是什么秘籍,也不是什么武學,就是講大道理的佛經(jīng)。
對普通人來說毛用沒有。
好事不會全砸一人頭上,回頭給老和尚送過去,可能會喜歡。
梁渠卷好卷軸,塞進背部,重蓋背板。
這一趟出來收獲巨大。
江淮澤野當真遍地是寶,且開發(fā)的競爭者極少。
一個小小的江豚族群都能收攏到那么多好東西,不敢想蛤蟆那邊是個什么勝景。
“圓頭,阿肥,你們留下幫疤頭它們搬家,就搬到蓮藕水域附近?!?
梁渠留下一道吩咐,自個駕著舫船回上饒,再把佛像與虎噬人卣用麻布一兜,匆匆回家。
正巧老和尚在家。
“大師,我找到一個好東西!”
梁渠從廳堂搬出一張桌子,在光線更好的院子里展開包裹佛像的麻布。
老和尚盯住佛像,觀摩上頭的金色紋理。
“冥木根?”
“冥木根?”梁渠低下頭,“佛像的材質(zhì)?”
老和尚點頭。
“冥木價比黃金,呈琥珀色,冥木根更是數(shù)倍于它,方有金色紋路,你站在在它旁邊,有沒有平靜祥和之感?”
“有。”
“便是如此,冥木能平和人心,助長思維,開慧啟蒙。
雕成木墜,只需食指大的一塊,孺子常年佩戴,會比旁的小孩更加聰慧,便是武者,也能助長開悟。
而冥木根的效用,數(shù)倍于冥木。”
梁渠眸光一閃,沒想到佛像本身就是寶。
不對,那么貴重,背后的卷軸也應(yīng)當不凡才對。
“如此巨大的冥木根塊,從哪找來的?”
“水里撈上來的,不知道泡了多久,一點水藻沒長,背后還有裝藏,是一捆卷軸,想著大師可能會感興趣,就帶了回來。”
“可否容老衲一觀?!?
“隨便瞧,喜歡送給大師好了?!?
梁渠聽聞冥木價值,愈發(fā)小心地揭開蓋板,取出卷軸。
背后的經(jīng)書價值定然不低,但也要看人,好比初稿金剛經(jīng),佛門瑰寶,但對梁渠來說,想要實現(xiàn)價值只有把它賣給和尚。
老和尚想要給了就是,《降龍伏虎金剛經(jīng)》本身價值,絕對要高于這卷經(jīng)文。
捧過卷軸,老和尚徐徐展開,觀摩。
陽光斜照下來,透出卷軸,黑字成影,斜斜映在桌面上。
梁渠親眼看著老和尚眉頭一點一點皺起。
破天荒的頭一回!
“大師看出了什么?”
“不敢斷,還需研究一番。”
老和尚搖搖頭。
“那大師可以帶回屋慢慢看?!?
老和尚點點頭,帶上卷軸回屋。
梁渠則把木像搬到房間里去,又拿著那顆形似鮫人淚的珠子跑去找老硨磲。
他上前拍拍老硨磲的大殼,把珠子遞上前。
“老貝,你是從海里來的,見多識廣,知不知道這是什么?”
“咦,鮫人淚耶?汝何得此?”
“真是鮫人淚啊?!?
梁渠捻著小珠子,沒想自己隨手找到的居然真是鮫人淚。
“鮫人不是在海里嗎?怎么江淮大澤也有?”
“吾初至時,江淮大澤尚有鮫人部落,其織物頗受歡迎。后真龍逝去,鮫人部落亦遷徙而去。汝之鮫人淚,應(yīng)是當時遺留物也?!?
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