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老和尚行舉止看起來怪怪的,不像是尋常禪宗僧人。
禪宗最大的特點(diǎn)就是喜歡出去教化,平日里也沒見老和尚有出去教化他人的意思。
搞不懂。
梁渠搖搖頭,翻開書,繼續(xù)挑燈夜讀。
經(jīng)過幾天的奮戰(zhàn),他三本書啃掉了一本,再看那所謂的《降龍伏虎金剛經(jīng)》,能看出來的東西越來越多。
原先一頁就迷糊,現(xiàn)在能看到三四頁才迷糊,隱約摸索到一些門道。
梁渠大抵能猜到老和尚的一些想法,想通過他對佛教典籍的不斷深入研究,來培養(yǎng)他的“興趣”。
只可惜。
比起幾本書籍而,梁渠更信物質(zhì)決定意識基礎(chǔ),對佛教壓根不感冒,或者說,他對所有教派都不感冒。
好的只是人。
能克制住自己欲望,嚴(yán)格遵守戒律的真大師的確有,但是萬中無一,比狩虎大武師都罕見。
有這份毅力和善心,啥都不信,或者信啥都能成為大師。
可一旦讓信徒組建成勢力,渾水摸魚的會是大多數(shù),最終性質(zhì)就有待商榷。
就梁渠看過的典籍所記載,五大真統(tǒng)中的樓觀臺還有懸空寺,包括其他三個,數(shù)千年來鬧出過不少丑聞。
不是那個弟子奸淫香客,就是這個大師有個私生子,屢見不鮮,也就是真的拳頭夠大,偶爾能出真大師,不然早就墻倒眾人推了。
清晨,梁渠吃過早飯,于靜室之中五心朝天,眉宇間一片平靜。
他的渾身氣血依照《萬勝抱元》路線流轉(zhuǎn),隱隱散出紅光。
道家術(shù)語有詞為丹元,即心神之意,赤誠之心。
所謂抱元,便是守住心神,不搖不曳。
常人遇到危險,時常心神不寧,離魂失神,嚇得昏招頻出,更有甚者癱軟倒地,動彈不得。
可若是修得抱元,心神與肉體合一,遇到危險時自然不易驚慌失措,時刻保持冷靜。
試想一番,生死搏殺之際依舊能保持冷靜,該是多么巨大的幫助?
《萬勝抱元》共有定神,內(nèi)視、存神,罡煉四重,層層遞進(jìn),其中第一層定神,便是相同之理。
達(dá)此境界,心神收斂,萬念皆除。
更是能讓功法行走間自如運(yùn)轉(zhuǎn),無需再專門打坐入定。
“勤勉如我,總算是要成了!”
虛室生白,梁渠于靜室中長吐一口白氣。
白氣如三尺長劍,經(jīng)久不散。
雄渾的氣血流通在四肢百骸,化作濤濤浪潮,氤氳紅光透體而出,于身體表面交織出一層紅色大網(wǎng),隱隱泛著一層銀白色。
十萬八千毛孔俱是呼吸起伏,氣流獵獵,虬結(jié)大筋跳動不停。
經(jīng)過數(shù)個呼吸,梁渠全身血光驟散,收斂于身體之中,氣息混元如一。
前所未有的寧靜。
梁渠睜開眼,站立起身,并無刻意搬運(yùn)氣血,可體內(nèi)氣機(jī)依舊按照《萬勝抱元》法自動修行,生生不息。
“成了!”
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