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慢慢喝?!?
梁渠放下碗,接過木板。
伸手一抹,木板竟是如孔雀開屏般散開。
木板被切成了十數(shù)張薄片!
好深厚的功力!
做木門的木板可不是破爛木,他用的是橡木,又硬又沉。
沒見到老和尚掏出什么利器,僅憑一雙肉手居然就將木板分成如此多的頁數(shù)。
梁渠在灶臺邊點亮油燈,細細看去。
每一張薄片上都用炭灰寫滿文字,字跡蒼勁有力,猶如龍蛇游動。
“夫人之一身,內(nèi)而五臟六腑,外而四肢百??;內(nèi)而精氣與神,外而筋骨與肉,共成其一身也”
半晌
燭火閃爍,梁渠越看越想睡覺,越看腦子越昏沉,眼睛酸澀得不行。
這功法里夾雜著大量佛教術(shù)語和典故,完全是他的知識盲區(qū)。
梁渠在書院里學(xué)的,大多是經(jīng)史子集,人文歷史,又學(xué)過《萬勝抱元》,算是對道家理念有所涉獵,可佛家的東西完全不懂。
初始磕磕絆絆尚且能讀,可不懂的地方越積累越多,前后連不上,第二頁開始就一塌糊涂。
只是從開篇的立意上看,冥冥之中確實是一份十分契合他的功法,更與《萬勝抱元》有一定的共通之處,完全能兼修。
恰好老和尚喝完菜粥,放下碗筷。
梁渠利索地翻出一套茶具,燙上滾水,斟上一杯好茶,笑問:“不知大師從何處來?”
“老衲周游四方,無所定居,非要說的話,此前在青州徘徊過許久,便是從青州來?!?
“青州來?”
梁渠點點頭,只覺得巧合,是個行腳僧,他又拿出那版《降龍伏虎金剛經(jīng)》。
“大師,你這功法我看不懂啊,上面好多東西都沒聽說過,能不能給我稍微講一講?!?
老和尚一笑:“你拜我為師,自然會懂?!?
感情在這等自己。
梁渠啞然,又問:“大師收徒是否太過隨意,大街上看過一眼便要收我為徒?若我是為非作歹之人又該如何?”
“你戌時三刻出門我便有所察,一路有所見,有所聞,有所探。去歲舍銀救人,歲末施粥,殺山鬼護鄉(xiāng)民,發(fā)跡后不忘施舍,老衲俱是知曉,自有決斷?!?
老和尚目光灼灼。
世間武骨繁多,龍筋虎骨并非絕頂,但卻是他最希望碰見的武骨。
人挑功法,功法挑人。
創(chuàng)造功法的人不一定修為絕倫。
修為絕倫的人不一定能創(chuàng)造功法。
想要遇上一門完全契合自身的功法,何其難哉。
龍筋虎骨,完全契合降龍伏虎金剛經(jīng)!
此法于他人不過是上乘,可于龍筋虎骨,便是絕頂!
更難能可貴的,是梁渠樂善好施。
尋常百姓家天生武骨,揮手間動輒傷人筋骨,無人能治,常養(yǎng)無法無天之性。
富貴人家天生武骨,更是眾星捧月,難理人間疾苦。
游歷如此之久,老和尚頭一次動起收徒之念。
梁渠聽后一陣牙疼,多虧自己風評一直不錯,要不然還真沒今日奇遇。
當真是頭一次體會到天上掉餡餅的好事。
只不過他也不是會為了一篇功法就背信棄義的人。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一個人怎么能去到處認爹。
反正功法在手上,大不了今后多去看看佛家典籍,自己研究研究。
梁渠搖搖頭,不再強求,拿起一杯茶隨口問道。
“大師你什么境界啊?可能有些冒昧,大師不想說可以不說”
“依照常人所,是為臻象?!?
“噗!”
梁渠一口茶水噴出去。
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