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在功德箱旁的是位身著淺灰僧衣的比丘尼,約莫四十歲年紀(jì),正低頭整理案上功德簿。
見有人走近,她只抬眼溫和頷首,臉上帶著出家人慣有的平和。
聽聞“呈上來”的聲音,她抬眼望去,眼前立著位容貌清雅、衣飾華貴的少女。
身后的蘭香聽聞云汐玥的吩咐,立刻上前,將手中匣子遞了過來。
匣蓋一掀,里面碼得方方正正的銀錠驟然顯露,日光透過殿宇窗欞灑在銀面上,打眼一看便有上百兩之多。
比丘尼眼底先閃過一絲錯(cuò)愕,握筆的手下意識(shí)頓了頓,繼而放下筆雙手合十:“阿彌陀佛,施主這是……”
蘭香立馬介紹起來:“這位師父,我家小姐是京城永安侯府的嫡女,名喚云汐玥?!?
“這二百兩銀子,是我家小姐特意為寺里捐的香火錢,希望能為寺廟行救濟(jì)之事所用?!?
靜慧師父聞,語氣里的平和添了幾分真切的恭敬,合十的雙手微微欠身:“原來如此。云施主身份尊貴,卻有這般慈悲心意,實(shí)在厚重。老尼代為謝過施主,阿彌陀佛?!?
云汐玥一臉溫婉嫻靜,語氣謙虛道:“師父重了,這點(diǎn)銀子不算什么。我今日來,不單是捐香火錢,也是近來心緒煩悶,想尋處清凈散心?!?
“不知師父可否帶我在寺中四處逛逛?若寺里有需修繕之處,我回去后也能與母親提及,略盡綿薄之力?!?
靜慧師父溫聲道:“施主有心了。我寺向來簡樸度日,殿宇器物尚算完好,暫無修繕之急?!?
“但若施主想散心,老尼恰好處理完手中事務(wù),也愿陪施主四處走走,看看寺中景致疏解郁結(jié)。”
云汐玥聞,眼中閃過一抹亮色,柔聲道:“那真是太感謝師父了?!?
靜慧師父引著云汐玥出了大殿,沿碎石小徑往寺深處行去。
路旁古柏落了滿地深褐針葉,風(fēng)掠過枝椏時(shí),只卷著幾片半枯的銀杏葉輕輕打轉(zhuǎn),伴著遠(yuǎn)處隱約的鐘聲,倒真是清凈得很。
可云汐玥的心思,半分也沒落在這寺中景致上。
按蘭香先前打探到的消息,那位長公主唯有每日未時(shí)三刻會(huì)出自已的院落,去后山那處專供清修的悟心小殿,做焚香禮佛的功課。
那小殿偏僻,只許單人入內(nèi),最是私密不過。若長公主真去了那小殿,她可就不好“偶遇”了。
眼瞧著此刻已過未時(shí),師父正要拐向通往后山禪房的岔路,她終于按捺不住,開口道:“靜慧師父,冒昧問一句,寺里的比丘尼師父們,平日都住在何處?”
“我瞧著這寺廟的環(huán)境很是難得,安靜又平和,能讓人心里的煩擾都淡些。若日后有機(jī)會(huì),我也想偶爾來住上幾日,沾沾這份清凈?!?
靜慧師父聞,神色仍舊溫和,抬手往東側(cè)指了指:“施主若想來小住幾日,倒也不是不可?!?
“前面那片青瓦矮房便是我們的寮房,分了東西兩院,平日里誦經(jīng)、歇息都在那邊?!?
說著便引著云汐玥往寮房去。
只見幾排素雅的木屋連在一起,窗臺(tái)上擺著簡單的陶盆,里面養(yǎng)著幾株常青的麥冬,門扉半掩,隱約能看見屋內(nèi)整齊的床榻與經(jīng)書。
云汐玥目光掃過,忽然瞥見寮房另一側(cè)有座獨(dú)立的小院,看著與其他寮房的簡樸不同。
那小院圍著竹籬笆,里面似還立著幾株落盡了葉的玉蘭,枝椏疏朗地映著天。秋風(fēng)掠過,給人一種不惹塵埃的高雅清靜之感。
她心頭一動(dòng),當(dāng)即抬手指去:“師父,那邊那處院子,又是住著哪位師父?”
靜慧師父順著她的目光望去,解釋道:“施主,那不是比丘尼師父的住處,是我們寺中的寧安居士住的地方?!?
“寧安居士多年來在寺中清修,一心潛心修養(yǎng)身心,故而在寺中尋得這般清靜之所,平日里不常出門露面。”
果然。
那位安和長公主就是住在這里!
云汐玥當(dāng)即心潮澎湃,不由得深吸幾口氣。
恰在此時(shí),隔壁院落的竹門吱呀一聲被推開,楚虞攜著崔嬤嬤從院里緩步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