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史府大門外,道路兩側(cè),一字排開了數(shù)十幅墨筆畫。
這些畫談不上造詣多高,就是單純用墨筆勾勒出人物和背景。
除了一些鮮血,上了紅色,其他什么顏色都沒用,講究的就是一個(gè)效率!
而每一幅畫的最左側(cè),都是一列列簡單的介紹文字……
“咦?這都什么畫?”
“好像是哪個(gè)戰(zhàn)場?”
“這不寫著嗎?洪德十七年……石堡三千殘兵,浴血奮戰(zhàn)兩萬北蠻大軍,誓死不退!”
人群中有認(rèn)字的窮書生,開始給百姓們解釋。
“喲?還有日期呢,這畫的是今年邊關(guān)的戰(zhàn)事?”
“那林將軍不就石堡起的家嗎?聽說北境九座邊城,就剩了一座石堡!”
“可不是嗎,還別說,沒有石堡邊軍擋住,白水可能都保不?。 ?
百姓們紛紛點(diǎn)頭,后怕不已。
“書生,后面呢?后面畫的是啥?”
百姓們來了興趣,那認(rèn)字的書生也來了勁,清了清嗓子繼續(xù)說道:
“第二幅,畫的是邊軍小卒林逍,臨危受命,單刀殺入敵營,斬首北蠻先鋒大將軍巴特!”
人群再次嘩然。
“原來這畫的人是林將軍?”
“哎呀,你們看看,這么多人圍著,林將軍愣是把那蠻子將軍砍了!”
“不對勁吧,這么多蠻子,難道都擋不住一個(gè)人?”
也有人小聲嘀咕,覺得不可信。
“別急,后面還有呢!”
書生走到第三幅,說道:“守將趙寬,攜五百死士營,接應(yīng)林逍,邊軍士氣如虹,蠻軍抱頭鼠竄!”
“好!好??!”
“聽了就解氣??!”
“這就對了,不是林將軍一個(gè)人,還是邊軍夠英勇!”
“那也是林將軍先斬首敵將,鼓舞了士氣!”
書生自已也聽了熱血沸騰,迅速走向第四幅、第五幅、第六……
“邊軍大勝,反得罪李嗣白,陷入缺糧困境,林逍前往白水求購糧草?!?
“北蠻勾結(jié)李嗣白,派出貪狼部少主博塔,欲半道截殺林逍。”
“林逍拼死搏殺,斬貪狼少主于馬下!”
“李嗣白招攬?zhí)仃懷笤饩?,宴席之上殘害忠良,林逍義憤填膺,殺白王幕僚爪牙……”
……
“將軍夫人親力親為,帶民兵開墾拓荒,分地于民?!?
“宣威將軍石勇,對白王惡行忍無可忍,棄暗投明,投奔鎮(zhèn)北軍,助林將軍大破貪狼族長巴亞爾……”
“秋末,蠻軍老帥蘇赫帶兵攻城,白水軍民一心,日夜浴血守城,護(hù)北境安寧……”
“鎮(zhèn)北軍被白王斷糧、斷鹽,自食其力,修路,修書院,修食堂,老有所依,少有所養(yǎng)?!?
“大乾英雄永垂不朽,立碑紀(jì)念,萬千州府軍感動落淚,毅然加入鎮(zhèn)北軍!”
“奉皇命收復(fù)兵權(quán),一夜之間,神兵天將奪下臨滄城!”
“穆家傳人,穆婉瑩女將軍,一人一槍落一城,沁水歸心……”
越往后,一幅幅畫面,越發(fā)驚心動魄,感人肺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