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石書院門口有棵大梨樹。每到夏天,有個駝子一拱一拱挪在樹下沖涼。駝子六十上下,沖澡時非常認真,水聲嘩嘩,充分享受著溪流的泉水。沖了一桶,駝子又彎著腰身,挪步到溪邊打水。
書聲和他的同學紹謨對這幕場景關注多時,大感興趣。紹謨說,你看這老頭,為什么不直接跳進溪里洗呢,提水沖涼多么吃力,多么費勁?。曊f,他那身材跳進溪水中,不就成了一只大蛤蟆,怎么洗得了?人家不比你手腳便利的。紹謨說,也是。
兩人繼續(xù)觀賞老人沖涼。一只葫蘆瓢舀起水來,往頭上沖去,老人愜意地閉起了眼。那水流淌在光光的身子里,似乎有無數(shù)條纖纖玉手走過,皮膚下生長出一片艷麗的花朵。紹謨說,看這老頭這么久了,我們怎么不做一首詩呢,先生不是布置了作業(yè)嗎?
書聲說,好,那我們來湊句子吧。拍著腦門你來我往,一會兒就是七詩:
人生殘疾是前緣,嘴在胸前耳在肩;仰面豈能觀白日,側耳方可見青天;
眼如心字少一點,坐似彎弓缺一弦;最苦百年身死后,棺材只好用犁圓。
第二天,先生還沒到書院,就聽到學堂中笑聲歡鬧。學生似乎在談論一首詩,讀得開心極了。先生打聽弟子們哄笑的原因,一人站起來說,先生,我們的作業(yè)做完了,請你過目。
先生接過手中讀了這首詩,也忍不住笑了起來。但過了一會兒,他又板起了臉孔,對大家說,我布置你們寫實紀實、詠人詠物,不能這么一哄而起。你們可以寫人生的苦難和蒼涼,不能一味取笑和逗樂,這是非??蓯u的。先生看到書聲埋頭桌子上寫著什么,轉身問書聲,你的呢?
先生姓郭,叫家貴,是黃石有名的鄉(xiāng)紳。他對書聲獨有一份偏愛,是由于兩人都喜歡談論陳家瑤。書聲家離陳家瑤的天馬山莊不遠,而黃石小鎮(zhèn)是陳家瑤的外婆家。郭先生說,陳家瑤叫陳熾,是個章京,官不大,但有思想。書聲為先生帶來許多陳家瑤的傳說故事。正因為如此,先生寄希望于書聲,有一首不同凡響的作業(yè)。
書聲站起來,卻不敢應答。曾紹謨拿起桌上的紙頁,大聲讀了出來,卻是一首《妓女》詩:
二八佳人巧樣妝,洞房夜夜換新郎;一雙玉手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嘗;
做盡幾般嬌態(tài)體,裝成一片假心腸;迎新送舊幾多少,故作相思淚兩行。
書聲原是寫著玩樂,不想先生問起,一臉難堪。同學們又哄笑了起來。
先生沉吟片刻,說,如今的世道禮崩樂壞,你們生于亂世是此生不幸,不能科舉進取,不能謀取功名,只能學些文化供以自用,但不能一味用于娛樂。還記得那次我們參觀陳熾之墓嗎?他是最值得敬仰的梅江人物。但陳熾那點好?你們說說。
書聲說,他聰明勤奮,日夜用功,六年私塾,相當于我們讀了十二年的書,所以十二歲就考上了秀才。紹謨說,他關心國家,寫下了《庸書》《續(xù)富國策》,主張變法維新,拯救中華于列強之手……學堂熱鬧起來,學生把陳熾的傳說故事,都一一搬了出來。
熱鬧過后,先后說,你們說的,都是陳熾的過人之處。而我覺得他最重要的是,懂得亂世之中持有家國之心。庚申之變,外國人打進京城,火燒圓明園,國運衰落,世事滄桑,作為文化人當有荊棘銅駝之嘆。我們讀書人,心中要有一份文化人的骨氣,禮崩但樂不能壞。行文由心,如鳥鳴于野,既要有一份清凈自洽,也要一份對家園的感應。
書聲和同學們聽得半懂不懂,但覺得先生語重心長。
下課后,先生找到書聲,留下來單獨教導。他說,眼看就要畢業(yè)回去,你得寫篇有骨氣的文章,你不能再寫妓女駝背之類的游戲筆墨了。書聲不好意思地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