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
發(fā)令槍響。
十公里負重越野正式開跑,選手們都迎著槍聲沖了出去。
相比前面的輕裝越野,一開始所有選手都是猛沖,速度都非常的快,負重越野開跑畫風完全不同。
選什么起跑的速度都不快,甚至連加速都看起來有點緩慢。
區(qū)別之所以這么大,有兩個原因。
首先長達10000米的越野距離,和五公里與五公里完全不同,體能的分配必須做合理的安排。
否則很容易導致后期乏力,甚至跑岔氣之類的整個崩掉。
其次負重越野需要攜帶的物品,包括但不限于裝滿彈的胸掛、鋼制頭盔、墊子和被子捆一起的背包、手榴彈、雨衣、鞋子、醫(yī)療包、補給干糧和81式步槍等等。
全部背在身上一起跑的物品,重量加起來起碼超過四十斤。
比普通部隊全副武裝越野,負重只有10公斤相比,重量提升了整整一倍,等于難度提高了一倍不止。
這是什么概念?
家里用來裝水的大桶裝水,很多人扛一桶都走路直喘氣,更別提說跑起來,還得跑十公里。
而大桶桶裝水才三十五斤,負重越野相當于背著一大桶桶裝水,手里還得提一件12瓶的水,然后保持東西不落地,連續(xù)跑10公里距離。
相當于師比武負重提高一倍,標準還比常規(guī)的更加嚴格。
負重10公斤的全副武裝越野,及格標準師70分鐘,而t師比武20公斤的負重,及格標準壓縮到了60分鐘。
超過一個小時沒跑回來的選手,全部不計入到考核成績。
不吹牛逼。
把這個標準放到天天要搬磚,沒空鍛煉的社會人群中,超過百分之九十的人都沒法跑全場。
剩下百分之十的人里面,起碼百分之九點九九做不到一小時內(nèi)跑完。
能做到的人,是真正的萬里挑一。
正式因為比武的難度這么大,沖刺速度在這里反而沒有那么重要,負重能力成為了最硬的屬性。
負重能力強的人,負荷上限更高,負重跑更輕松。
哪怕體重大,耗體力更多。
并不需要為身體承受不住負重,而額外消耗大量的體能去維持。
相對于身體瘦小的人,身體支撐不了這么大重量,身體很容易疲勞極限,需要耗費更多的體力支撐。
大體格的選手,反而續(xù)航更強。
這就導致負重越野賽場上,出現(xiàn)的這群全是最強負重越野選手,每一個的體格都非常強壯。
不是健美鍛煉那種肌肉大塊頭,而是筋骨肉都很精的那種強壯。
陳軍一米八九的個頭,放在鋼七連是獨一號,180斤的體重也是無人能比,妥妥的鋼七年第一猛男。
可是放在十公里負重越野場上,他的體型立馬就變得不起眼了。
尤其是大家都大包小包背著,二十幾個大漢擠在一坨,隔著幾十米看過去,根本分不清誰是誰。
只看到一群大漢,邁著穩(wěn)健步伐,逐漸消失在遠處。
為了更符合負重越野這個屬性,同時10公里越野在場內(nèi)并不適合,野外地形對負重的考驗更難。
這個項目成了所有跑步中,唯一放在戶外的項目。
跑出去五公里,再折返回來。
操場的路相對來說比較平整,選手們負重跑起來會更輕松一些。
而外面的路都是一些黃土路,哪怕路線挑選比較的平坦,可也只是相對的,實際上跑上去依舊起起伏伏。
而這些小小的起伏,影響是很大的。
在負重的情況下雙腿壓力很大,每一次踢腿放下都會對膝蓋造成壓力,路面不平整的沖擊會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