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后,陸續(xù)嘉靖帝又有了朱載壑、朱載垕、朱載圳等皇子,不過嘉靖帝一直牢記“二龍不相見”的魔咒,當(dāng)年皇長子掛掉的一幕一直在眼前,所以嘉靖帝一直都不見這三個(gè)皇子,更是不敢封太子,唯恐有什么意外。
嘉靖帝這么做,在外人看來很扯淡啊,朝臣議論紛紛,嘉靖帝他娘看不過去了,拉著嘉靖帝教育了半天。耐不住太后的教育,嘉靖帝只好見了下目前最大的皇二子朱載壑,聊了聊天,送他出進(jìn)學(xué)堂,朱載壑十四歲了都,這差不多第一次見親爹啊,激動(dòng)不已,然而,世事就是這么巧。
當(dāng)天晚上,皇二子朱載壑就生病了,沒幾天,皇二子也找他大哥去了。
嘉靖帝差點(diǎn)沒嚇?biāo)?,對“二龍不相見”這個(gè)魔咒更是一部也不敢越雷池,對碩果僅存的兩個(gè)兒子裕王朱載垕和景王朱載圳更是看都不看了,即便在宮里見到了,或者有什么重大禮儀必須見的話,也是一句話都不說。
現(xiàn)在如果選擇黃金鯉魚的話,你想要鯉魚躍龍門,化成龍嗎?
你化龍,我嘉靖也是龍。
干嘛啊,不知道二龍不相見嘛!你是不是嫌我嘉靖活的太好了?!有意范沖于我!
別說朱平安想得多,嘉靖帝這種修仙煉丹,整天吃一些重金屬丹藥,重金屬中毒什么的產(chǎn)生幻覺那太正常不過了,而且本身嘉靖帝就是神神秘秘的人,修仙修仙,這種人計(jì)較的多了!
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朱平安想到這,手便從黃金鯉魚那越了過去,很正常的越了過去,落在了一邊的金雞上,然后取在手中。
“臣,多謝陛下賞賜?!?
朱平安雙手捧著金雞,跪在地上向嘉靖帝拜謝。
哦,竟然是金雞。
在嘉靖帝身邊服侍的黃錦驚奇不已,朱平安的選擇大大的出乎了他的意料,前面單獨(dú)召見的那些人可全都選的黃金鯉魚啊。這少年是有意而為,還是無意之舉呢。如果是無意之舉,那這少年運(yùn)氣倒是好得很;如果是有意之舉的話,那這少年可真是不凡啊。
“哦,愛卿為何選擇金雞呢?”嘉靖帝坐在龍椅上點(diǎn)了點(diǎn)頭,緩緩問道,對于朱平安的選擇他很滿意卻也很好奇。
自然不是無意之舉,我自然不是隨便亂選的,這也是我深思熟慮的,嘉靖帝你修仙煉丹,信奉道教,恰好我在現(xiàn)代看仙俠小說看的多,對于道教也是多有查一些資料。道教對于世間百獸百禽,各有不同感情,其中對于雞的感情最深,道教的開山老祖升仙不是曾留下一個(gè)“雞犬升天”的說法嘛,另外道教形成教派后前面幾任教宗對于雞的感情都很深,據(jù)說某位教宗除鬼祟時(shí)遇險(xiǎn),曾蒙雄雞拯救,當(dāng)是教宗與鬼祟斗法數(shù)日,筋疲力竭,險(xiǎn)象環(huán)生,幸虧雄雞引吭高歌,一聲雞鳴喚來日出,協(xié)助教宗鏟除了鬼祟。
另外道教欣賞的魚是無鱗魚——烏魚,而不是鯉魚。
這種烏魚,信奉道教的人是萬萬不吃的。在普通人眼中,烏魚是很可惡的,因?yàn)槟笧豸~繁殖生育了小烏魚后,會吃一部分她所生的小烏魚,虎毒尚不食子,你烏魚生了小烏魚,卻生吃了小烏魚,真是可惡至極、可恨之極,所以普通人對烏魚是鄙視厭惡的不能再鄙視厭惡了。
不過在信奉道教的人眼中卻不是這樣,他們欣賞烏魚,或許大家會覺的怎么他們還能為烏魚食子翻案不成?
是的,沒錯(cuò),他們不僅翻案,而且將它提升到很高的境界上。
在信奉道教的人眼中,烏魚是這樣的:母烏魚到了產(chǎn)卵期,懷胎數(shù)月,耗盡心血,將身體每一份營養(yǎng)都供給了在肚子里的小烏魚,而為了產(chǎn)卵,她將身體最后一份力氣用在了生產(chǎn)小烏魚上,生產(chǎn)完后,母烏魚便像是春蠶絲盡、蠟炬成灰一樣,耗盡了全部心血,兩只眼睛都看不到東西了,完成了使命,她就等著餓死西升。多么偉大的母親,多么偉大的母愛啊,不過更偉大的是孝心,小烏魚的孝心。母烏魚為了生產(chǎn),耗盡心血,耗盡最后一份力氣,就只能等著餓死西升了,然而小烏魚最是富有孝心了,它們寧愿自己游到母烏魚嘴里面,用自己稚嫩的身軀來給母親烏魚充饑,寧愿用自己的身體,也不愿母親烏魚餓死。
這是什么精神,烏鴉反哺,羊羔跪乳,在這烏魚飼母面前又算得了什么呢!
所以,道教將烏魚抬升到了極孝,孝的化身,這種境界。
所以,他們欣賞烏魚,而非鯉魚!
所以,朱平安才選擇了金雞,而非黃金鯉魚。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