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得近了,程煜發(fā)現(xiàn)那根不到頂?shù)膱A柱上,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字跡,只是,那些卻并非漢字,他看不懂。
但要說不是漢字,卻又跟漢字有幾分相似,或者說,跟古代的某種字體有些相似,程煜記得,那好像叫做篆體。只不過,程煜以往見過的篆體,大致上都是跟漢字一樣,方方正正的,而這根柱子上的這些字,卻都是圓形的,就像是有些圓形的印章上刻著篆體字的那種感覺。
轉(zhuǎn)了一圈,程煜確定,這上邊的確寫滿了字,但也的確自己一個都認(rèn)不識。
程煜琢磨著,這或許是瑤族自己的文字吧,也不知道瑤族有沒有形成自己的文字,但至少瑤族是有自己的語的,并且程煜查過,好像瑤族的語還比較復(fù)雜,有不少分支。而且,雖然瑤族有自己的語,但日常生活里,瑤民卻依舊會使用漢語或者壯族語來交流。
看來出去之后,要去問問紀(jì)蠻子老先生,他知不知道關(guān)于他們瑤族文字的事情。
這些文字雖然程煜看不懂,但他可以將其用手機(jī)拍攝下來,如果紀(jì)蠻子老先生認(rèn)識這些字,或許就能解答程煜的疑惑了。
當(dāng)然,這并不妨礙程煜的新發(fā)現(xiàn),因為,他繞著那根直徑超過一米的圓柱轉(zhuǎn)了一圈之后,就發(fā)現(xiàn),在背對著自己剛才進(jìn)來的方向的那一面,有一扇小門。
之所以說是小門,是因為這扇門真的很小,大約也就是四分之一扇窗戶的大小。
程煜伸出手,打開了那扇門,他看到,門里是一個暗格,暗格上擺放著一件瓷器,但這種顏色的瓷器,他還從未見過。
雖然沒有見過,可程煜幾乎第一時間就意識到了這是什么瓷器。
柴窯!
天青色這顯著的特點,幾乎讓程煜看到它的第一眼,腦子里就直接蹦出了這個詞。
其實,程煜原本對于瓷器這種東西根本沒有任何研究,也是因為前些日子剛?cè)ッ⒔值臅r候,幫薛正昊參加七爺?shù)呐馁u會,七爺把毒品制成了碎瓷的模樣,并且宣稱這是從未有人見過的柴窯,是以程煜回去之后,才上網(wǎng)查了些關(guān)于柴窯的資料,才對這種東西有些一定的了解。
當(dāng)然,七爺那個只能說是牽強(qiáng)附會的胡鬧,他只不過仗著從未有柴窯的瓷器存世,所以才敢隨便弄點兒青色的涂料就胡說八道那是什么柴窯的天青色,而他的目的當(dāng)然也并不是真的希望有人會把那玩意兒當(dāng)成真正的柴窯,他只是想看看,有沒有人會懷疑那是毒品而已。
而程煜今天看到這件仿佛酒樽一樣的器皿,才終于明白,如果真的有柴窯傳世,那是絕對不需要任何人去用辭描述,但凡對瓷器有那么一丁點兒了解的人,都能立刻看出這就是真正的柴窯。
青如天,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這是世人從文獻(xiàn)上看到對柴窯特點的總結(jié)。
但這青如天到底是怎樣的,有人給出的顏色偏綠,有人給出的顏色又偏藍(lán),總而之,不一而足,沒有任何一種顏色能讓人信服。
但是現(xiàn)在,程煜是親眼見識到了,這就是藍(lán)天的顏色,是一場大雨滌蕩過天地間所有塵埃,露出干凈到毫無瑕疵的藍(lán)天的顏色。
而明如鏡,則是哪怕這瓷器的表面上滿了釉,哪怕在這地下室里的暗格里,光線不夠,哪怕這物件已經(jīng)傳承千年,甚至埋在這地下蒙塵都已經(jīng)四百年,可程煜就仿佛能從上邊立時看到自己的倒影一般。
真說當(dāng)鏡子肯定有些夸張,但至少程煜從未在自己從前所見過的瓷器表面,看到如此高的折射率。
薄如紙大概是夸張的最厲害的一句了,但也可能古代的紙張不比現(xiàn)代,現(xiàn)代科技使得紙張的厚度大大減少,而古代的一張紙,很可能堪比我們一件春秋天穿的衣服的布料,甚至比那還厚。如果這樣說的話,這件瓷器的胎厚,似乎也差不多可以說是薄如紙了。
聲如磬是無法直接看出來的,而程煜也沒打算去敲擊這件瓷器,且不說會不會給敲壞了,單單只是這磬被敲擊究竟會發(fā)出什么樣的聲音,程煜也根本不了解。
沒有原始樣本作對比,無論這件瓷器發(fā)出什么樣的聲音,程煜也都只能做出好聽或者不好聽的評判。
伸出手,程煜抓住了那件瓷器,將其輕輕的從暗格里取了出來,然后立刻雙手捧住,極度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