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在之前的戰(zhàn)爭期間,這都成為了部隊的主要口糧之一,被稱為“能打勝仗”的炒面。
    當(dāng)時條件非常艱苦,天寒地凍,戰(zhàn)士們餓了的時候就吃一把炒面,再就一把雪,來渡過難關(guān)。
    這么流行的東西,本地當(dāng)然也很受歡迎,大家有時候出遠(yuǎn)門了,就會身上帶一些炒面,獵人上山打獵,也是主食之一。
    剛才大家吃肉太香了,光顧著吃肉喝湯,忘了加點炒面進(jìn)去,增加香味。
    “是啊,怎么就把這茬忘了呢?要是再加上炒面肯定更香!”
    牛大強(qiáng)也懊悔的說著。
    當(dāng)時光顧著跟別人搶雞腿了,忘記了這么重要的事情。
    “我看看,還有沒有剩下的雞湯了?咱們把炒面放進(jìn)去一起吃,能把人香一個跟頭!”
    “沒了,剛才都讓小虎子喝了?!?
    范小虎嘿嘿一笑,拍了拍肚皮,很靦腆的樣子。
    牛大強(qiáng)一瞪眼:“小虎子,你是水缸???那么一大盆雞湯,就讓你自己一個人喝了?你真是牛!我服了!”
    大家哈哈大笑起來,趙水生也說道:“沒事,明天還有機(jī)會?!?
    “明天吃野味的時候,記得把炒面加進(jìn)去,順便采一點野菜,營養(yǎng)均衡!”
    聽他這樣一說,眾人都紛紛歡呼了起來。
    趙水生這句話,意味著明天他們依然會打很多獵物,而且還有肉吃。
    這么好的事情,簡直不要太幸福。
    牛大強(qiáng)向往的說:“要是明天有一些大獵物就好了。”
    “好久沒做葷油了,吃菜沒點油腥,是真難熬啊!”
    眾人聽了他的話,都紛紛點頭,深以為然。
    這個年代,不僅肉非常緊缺,葷油同樣是珍惜物資。
    城里還稍微好一點,運氣好的話,可以從供銷社或者黑市之類的地方買一些過來。
    而且每個月還有配額,買到定量的豬肉,大家都喜歡買肥肉多一點的,能夠煉不少油出來。
    但農(nóng)村就沒那么幸運了,條件不好的情況下,家里缺油水是很正常的,畢竟不是每天都能夠殺豬。
    而且,人吃的糧食都不夠多,更不用說豬了,生豬的出欄率是很低的。
    俗話說的好,家里有油,吃菜不愁。
    每年過年的時候,大家才會宰豬殺豬,存下來一年的油水。
    大部分豬肉都肯定腌制起來做成咸肉,而板油和肥肉,就會熬成豬油,這就是之后一整年吃的油了。
    相比于后來,想買多少就能買多少的油,這種不僅非常麻煩,而且到了秋冬季節(jié),幾乎油就吃完了。
    比如說現(xiàn)在,牛大強(qiáng)家里就已經(jīng)吃完了葷油,目前正發(fā)愁呢。
    一些家里有老人的,吃的比較節(jié)省,一次只挖一點點,或許還能堅持更多的時間。
    牛大強(qiáng)人高馬大的,讓他只吃一丁點葷油,他根本撐不住,干活都沒力氣,整個人都頭腦發(fā)昏,腳步發(fā)飄。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