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xù)三天的鏖戰(zhàn),劉清明終于在下班前,敲下了最后一個句號。
初稿,完成了。
他長長地吐出一口氣,感覺整個后背都僵硬了。他拿著那份還帶著打印機余溫的材料,徑直走向了部長辦公室。
整個全國防指的核心組,都籠罩在一種緊繃的氛圍里。
疫情的陰云沒有絲毫消散的跡象。
確診病例的數(shù)字,一天比一天刺眼。
日漸增加的死亡病例,也像一塊塊巨石,壓在每個人的心頭。
作為防治組的負責人,盧東升的日子并不好過。
劉清明敲門進去的時候,盧東升正對著電話,嗓音里透著一股子深深的果決。
“……一切都聽專家的,我們不建議在這種情況下復課?!?
“兒童的免疫能力還不完善,一旦感染,后果不堪設想。”
“我不要傷亡數(shù)字,我只要穩(wěn)定?!?
“再公布一批防治藥物,并保證藥品供應,全市所有藥店實行按需分片購買,歡迎舉報?!?
“對,我們會請新聞媒體監(jiān)督?!?
“就這樣吧。”
劉清明站在門口,本想先退出去。
盧東升卻看到了他,抬手朝辦公室一側(cè)的沙發(fā)指了指,示意他坐下等。
劉清明便依在沙發(fā)上坐下,靜靜等待。
電話掛斷,盧東升靠上寬大的椅背,整個人仿佛都陷了進去。
他抬手用力按了按眉心,動作間滿是無法掩飾的疲憊。
“小劉,你自已倒水吧?!?
劉清明當真自已起身,從飲水機里接了杯溫水。
盧東升也站起身,拿起自已的搪瓷杯,走到沙發(fā)前。
但他沒有坐下,只是站在那里,看著窗外灰暗的天色。
“科研組那邊,對于特效藥的研制陷入了瓶頸。”
他的話語里帶著一絲沉重。
“他們與世衛(wèi)組織下面的防疫署進行了交流,認為至少還要半年,才可能完成突破?!?
“我們面臨的形勢,與你之前的估計,不謀而合?!?
盧東升轉(zhuǎn)過身,看著劉清明。
“小劉啊,我現(xiàn)在發(fā)現(xiàn),清江省的建議,或許才是我們最正確的選擇??上а健?
一聲嘆息,包含了太多復雜的情緒。
劉清明捧著水杯,平靜地說:“我們已經(jīng)做得夠好了。您還想聽我的建議嗎?”
盧東升的注意力被拉了回來。
“當然。至少目前為止,你的所有建議,都沒有出過錯?!?
劉清明組織了一下語。
“我建議是,保持目前的防控舉措。最遲到四月底,就會迎來一個轉(zhuǎn)折點。最遲到六月,我們就能取得階段性勝利。”
盧東升的動作停住了,他有些不敢相信地看著劉清明。
“這么快?”
他的反應很真實。
“我以為,至少還會持續(xù)一年,甚至兩年呢?!?
劉清明解釋道:“我一直跟著專家組,聽到他們在交流中,提出的一些觀點。雖然目前看似依然兇險,但增速已經(jīng)放緩。按照他們嚴格計算得出的曲線,差不多就是我以上的觀點?!?
盧東升追問:“為什么專家團沒有直接提出來?”
“樣本還不夠充分,”劉清明說,“他們是想再等等?!?
這個解釋合情合理。
盧東升緊繃的身體,明顯松弛了一下。
“如果是這樣,那就太好了?!?
劉清明又補充了一句:“還有一個佐證。比我們更早發(fā)現(xiàn)疫情的臨海省,已經(jīng)有了明顯的放緩,也從另一個方向證明了這個判斷。”
“材料在你那里?”
“在專家組手里,供他們做比對。明天我去問問,能不能拿出一個初步結(jié)論來?!?
“好!”盧東升點頭,“明天我等著你的匯報?!?
壓在心頭最大的石頭似乎被撬動了一絲,盧東升的心情放松了許多。他的目光落在了劉清明手里的那份材料上。
“你今天來找我,不是為了防疫的事吧。”
劉清明坦然承認:“部長英明。我最近趁著事情走上正軌,干了一些本職工作,想向您請教一下?!?
盧東升臉上露出一絲笑意。
“你在全國防指工作期間搞開小差,還敢拿到我面前,不怕我批評?”
劉清明也笑了:“您批評吧?!?
盧東升笑著搖了搖頭,終于在他旁邊的沙發(fā)上坐了下來。
“你工作干得很好,我批評你做什么。說吧,我也正好想換換腦子。”
劉清明將材料遞了過去。
“那您幫我看看這份材料,有什么不妥之處?!?
盧東升接過材料,首先看到的是標題。
題目過于專業(yè),他卻沒說什么,直接翻開了里面的內(nèi)容。
劉清明給他看,自然不是為了讓他解答專業(yè)問題。
這一點,盧東升心知肚明。
他一目十行地翻看著。
所有專業(yè)的技術(shù)參數(shù)和論證,他都直接跳過,只看當中的行為邏輯和戰(zhàn)略構(gòu)想。
這一看,就讓他看得入了神。
這根本不是一份單純的技術(shù)報告。
這是一套完整的商業(yè)談判策略和行業(yè)前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