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這是it產(chǎn)業(yè),尤其是芯片制造業(yè)一個極為重要的節(jié)點。
就是這一年,島內(nèi)的積架公司發(fā)明了一種名為“浸沒式光刻”的技術。
這項技術的出現(xiàn),是一個里程碑。
它直接決定了下一代關鍵芯片制造設備,也就是光刻機的發(fā)展方向。
可以說,2003年,就是浸沒式光刻機的誕生元年。
也正是從這一年開始,一家原本并不算突出的荷蘭公司——阿斯梅爾(asml),開始了它的傳奇起飛之路。
劉清明記得很清楚,此時此刻的阿斯梅爾,應該還沒有造出他們的第一臺浸沒式光刻機。
而掌握這項核心技術的島內(nèi)工程師王堅,正在歐洲各大光刻機廠商之間奔走,試圖推銷自已的技術。
最終,是阿斯梅爾抓住了這個機會,與王堅達成了合作。
這一步棋,直接將當時雄霸光刻機市場的日本巨頭,尼康和佳能,打得潰不成軍,最終黯然退出了頂級光刻機市場的爭奪。
阿斯梅爾,則一步步走上了全球霸主的寶座。
也正是從這一年開始,半導體制造的摩爾定律,在這項技術的加持下,又延續(xù)了將近二十年。
而這,也成了日后華夏高端制造業(yè)一個揮之不去的陰影。
直到劉清明重生的那一年,國產(chǎn)光刻機在頂級制程上,依然沒有取得決定性的突破。
重活一世,再次站到這個歷史的關鍵節(jié)點上,劉清明的心中,涌起一股難以喻的沖動。
他或許改變不了歷史的大勢,但如果能在這個節(jié)點上,為國家,為民族做點什么,哪怕只是埋下一顆小小的種子,也足以讓他感到慰藉。
當然,這些深層次的想法,他不可能對黃文儒和于惠嫻和盤托出。
飯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
究竟要怎么做,他心里也只有一個模糊的輪廓,還需要聽聽行家的看法。
因為這件事屬于國家層面的博弈,不是哪個省哪個公司可以單獨面對的。
哪怕有自已這個先知,也要人家相信啊。
“那于總知道,積架公司主要使用哪家公司的光刻機產(chǎn)品嗎?”劉清明繼續(xù)問道。
“這個……我就不是很清楚了?!庇诨輯惯@次有些遲疑,“我只負責公司的運營和投資,對具體的技術設備細節(jié)了解不多。似乎……是日本的公司?”
“對,尼康公司?!眲⑶迕骺隙怂牟聹y。
“目前,尼康公司和荷蘭的阿斯梅爾公司是直接的競爭對手。據(jù)說,尼康正在利用自已的市場地位,向積架公司施加壓力,阻止他們與其他公司合作。”
“這事,我希望于總能幫我打聽一下,越詳細越好?!?
于惠嫻更糊涂了。
“劉主任,這跟我們云州,跟我們的工業(yè)園,又有什么關系呢?”
“光刻機是信息產(chǎn)業(yè)的母機,是我們所有it企業(yè)發(fā)展的基石?!眲⑶迕鞯穆曇舫领o下來,“多了解一下,總沒有壞處吧?!?
于惠嫻雖然還是不理解劉清明的真正意圖,但她沒有再追問下去。
她只是一個商人,鴻飛科技和積架公司分屬不同的賽道,沒有直接的競爭關系。幫劉清明打聽一些行業(yè)消息,不過是舉手之勞。
這個人情,可以賣。
“好的,劉主任,這件事包在我身上?!彼斓卮饝聛?。
辦公室里,黃文儒聽著兩人的對話,一直沒有插話。
從全產(chǎn)業(yè)鏈,到積架公司,再到光刻機,尼康,阿斯梅爾……
這些名詞,對他來說,既熟悉又陌生。
他感覺自已仿佛抓住了一些什么,但仔細一想,又是一片迷霧。
他終于忍不住了。
“小劉,你繞了這么大一個圈子,你說的那個政績,到底是什么?”
電話那頭的劉清明笑了。
“黃書記,我現(xiàn)在工作的單位,是國家發(fā)改委產(chǎn)業(yè)發(fā)展司機械裝備處?!?
黃文儒的心,猛地一跳。
這個單位,這個處室,對于他這個地方一把手來說,意味著什么,他再清楚不過了。
那是真正掌握著國家產(chǎn)業(yè)布局規(guī)劃和項目審批大權的核心部門。
是所有地方干部眼中“跑部錢進”的熱門單位。
現(xiàn)在,有這么一個“自已人”在上面,如果不干點什么,那簡直就是暴殄天物!
“我想,”劉清明的聲音不疾不徐,“我們清江省,或許可以對高端it制造業(yè),尤其是它的上游設備制造業(yè),表現(xiàn)出一些興趣?!?
“當然,現(xiàn)在一切都還處于前期的調(diào)研階段?!?
“黃書記,如果您也有興趣,不妨組織一下省內(nèi)和市里的相關專家,對這個方向進行一次深入的論證,看看我們清江,到底有沒有搞頭。”
黃文儒的眼睛,瞬間亮了起來。
他終于明白了。
劉清明這是在給他牽線搭橋,指明方向!
這已經(jīng)不是暗示,而是明示了!
如果云州,甚至清江省,能夠抓住這個機會,在國家下一輪的產(chǎn)業(yè)布局中,搶占一個關于高端裝備制造業(yè)的名額……
那將是何等巨大的政績!
這比單純拉來幾個億的投資,意義要深遠得多!
“有搞頭!怎么會沒搞頭!”
黃文儒的聲音里充滿了壓抑不住的興奮,他幾乎要從椅子上站起來。
“小劉,你這個信息太重要了!太及時了!”
他看了一眼旁邊的于惠嫻,又看了一眼桌上的那份可行性報告。
一個大膽的計劃,在他心中迅速成形。
他對著手機說道:“小劉,你放心,我馬上就組織人手,成立一個專門的課題組,就以鴻飛科技的全產(chǎn)業(yè)鏈基地為藍本,進行深入研究!”
劉清明笑了笑:“要快,時間很重要?!?
黃文儒有個錯覺,手機對面的。
不是自已了解的那個年輕人。
而是某個部委的一把手。
在下達著指示。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