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點到為止。
劉清明這番話,既是說給周繼先聽,也是說給周老爺子聽。
至于最終誰更能影響到高層的決定,那就不是他所能左右的了。
他和蘇清璇在周家待了大半天。
大部分時間,是陪著周培民和謝語晴,一起帶著小勇玩耍。
小勇對這個新組建的家庭,還有些許的顧慮,但并沒有表現(xiàn)出太過明顯的排斥。
看得出來,周培民和謝語晴都付出了相當大的耐心。
這個經(jīng)歷了苦難中的男孩,正在慢慢地適應新的環(huán)境。
兩人看得出,他并不是很排斥周培民。
他也隱約知道,這個高大的男人,將是以后保護自已和媽媽的可靠倚仗。
再加上周繼先和龍勝男也很喜歡這個堅強的孩子。
周家的這些人,這些溫暖的善意,讓小勇再一次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暖意。
劉清明和蘇清璇的到來,更是讓小勇喜出望外。
當他得知兩人以后都會定居在京城,這個事實更是讓他歡呼雀躍。
這意味著,他們可以經(jīng)常見面了。
不再只是依靠書信,來維持那份來之不易的聯(lián)系。
兩人離開周家的時候,天色已經(jīng)擦黑。
小勇的臉上帶著幾分依依不舍,但已經(jīng)比過去堅強了許多。
謝語晴向他保證,晚上會讓他和劉清明叔叔通電話。
這讓小勇的情緒又高漲了起來。
周培民站在另一邊,很自然地抓住了小勇的另一只手。
三個人,就那樣站在一起,共同將劉清明和蘇清璇送到了山下的車旁。
車子緩緩啟動,駛離。
劉清明從后視鏡里看著那三道身影在暮色中越變越小,直到再也看不見。
他收回視線,對身邊的妻子輕聲說了一句。
“他們現(xiàn)在,越來越像一家三口了。”
蘇清璇把頭輕輕靠在坐椅背靠上,嗯了一聲。
車里很安靜,只有發(fā)動機的輕微轟鳴。
對于謝語晴和小勇來說,這或許是最好的歸宿。
……
大年初一的假期,對于奮戰(zhàn)在防疫一線的人來說,短暫得幾乎不存在。
第二天,兩人又投入了各自緊張的工作中。
整個春節(jié),他們真正休息的,也只有這大年初一的一天。
劉清明作為全國防疫指揮部防治組的聯(lián)絡專員,工作繁雜而瑣碎。
他的職責,就是確保各個關鍵部門之間的信息暢通,指令能夠準確無誤地傳達下去。
衛(wèi)生部、京城火車站、各個貨運中轉站,還有作為定點醫(yī)院的一附院。
他每天就在這幾個地方來回奔波,手機幾乎二十四小時都處于發(fā)燙的狀態(tài)。
蘇清璇的央視報道團隊同樣沒有片刻停歇。
她們扛著攝像機,穿梭在京城的大街小巷,深入社區(qū)、醫(yī)院、交通樞紐。
用最真實的鏡頭,向電視機前的全國觀眾,展現(xiàn)疫情對于這座超級大都市的真實影響。
也展現(xiàn)著那些防疫人員不為人知的辛勤工作。
兩人一下子又回到了各自最忙碌的狀態(tài)。
一天能見上一面,已經(jīng)算是奢侈。
有時候連打個電話問候的時間都沒有。
偶爾撥通一個,不是劉清明正在通話中,就是蘇清璇正在進行現(xiàn)場直播,根本不方便接聽。
晚上回到家,常常是一個剛拖著疲憊的身體進門,另一個已經(jīng)沉沉入睡。
很多時候,連坐下來一起安安穩(wěn)穩(wěn)吃頓飯的時間都湊不上。
但這種快節(jié)奏的生活,不光劉清明很適應,蘇清璇也覺得十分習慣。
因為在結婚之前,她就是這么過來的。
只是,現(xiàn)在有了不同。
如果她先回來,丈夫會在她睡著后,悄悄走進臥室,為她掖好被角,再輕輕帶上房門。
等她第二天早上起床,餐桌上已經(jīng)擺好了溫熱的早餐。
如果劉清明先回來,等她進門時,餐桌上會放著依然冒著熱氣的飯菜,旁邊還有一張小紙條。
上面是丈夫熟悉的字跡:“快吃飯,別餓著?!?
蘇清璇會心頭一暖,吃完飯,把水槽里的碗筷洗得干干凈凈。
然后把洗衣機里已經(jīng)洗好的衣物,一件件晾起來。
最后,她也會給丈夫留下一張同樣的小紙條,提醒他早點休息。
第二天清晨,看到妻子留下的字條和整潔的廚房,劉清明一天的疲憊都會消散不少。
兩個人的心,都是暖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