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向高知道余令在罵他。
可最大的問題是他知道余令在罵他,他還不能主動的挑破這件事。
因為余令給人的感覺是真的來請自已吃烤羊的。
挑破了,余令自然不會承認。
余令只要一口咬定他就是請自已來吃烤羊的,他就贏了。
這就是最不要臉的的陽謀,把自已給罵了,自已還不能去還嘴。
事情落到自已身上,葉向高才發(fā)現(xiàn)余令是真的討厭。
進了內(nèi)閣的葉向高開始想楊萬里是誰。
他知道余令嘴里的楊萬里肯定不是宋朝的那個,可是哪個他猜不出來。
他哪里知道,余令說的楊萬里其實是袁萬里。
余令不會傻到把袁萬里賣了。
葉向高要是知道是誰,輕輕松松就能把袁萬里調(diào)回來。
以袁萬里的性子他一定會開開心心地回來,他這人倔,比青春期的孩子都倔。
所以就搞了個假的,讓你知道是誰,又讓你不確定。
內(nèi)閣眾人開始商議余令的軍功問題。
翰林院的人來了,也不走,見這群人都看著自已,葉向高知道這群人是怕余令真的去了翰林院。
“葉大人,御史臺挺好!”
“放屁,一個狀元不去翰林去什么御史臺。”
“御史臺好,余令的嘴巴厲害?!?
左僉都御史左光斗聞猛地扭頭。
隨著他轉(zhuǎn)頭,韓戈廣、趙南星、楊漣、鄭三俊等身居要職的這些人也都抬起了頭。
葉向高嘆了口氣,伸手結(jié)束了御史和翰林院的吵鬧。
他明白,既然余令再次拒絕了東林拋出的善意,那余令就不能留在中樞。
這樣不受控制的人是不能和自已一起的。
葉向高知道,可他的那些猜測他不能說出來。
余令入翰林院,哪怕這個時候壓著余令,可問題是在座的各位肯定是活不過余令的。
余令只要熬死這群人。
他終究會出頭。
一旦到了那個時候,前面的對余令的壓制就會變成余令對眾人的清算。
最難受的是余令似乎和皇帝關(guān)系很好。
從神宗到現(xiàn)在的天啟,余令走的每一步都極其的踏實。
翰林院存在的本身就是“近水樓臺先得月”,相當于是位于皇帝眼皮子底下。
詔書的起草、國史的編修,天然的親近皇帝。
葉向高現(xiàn)在非常矛盾。
“咱們就按照朝堂議論的方向來安排余令的官職,官場熬資歷是應(yīng)有之義,他因戰(zhàn)功居高位也是應(yīng)有之義!”
鄭三俊皺著眉頭道:“葉大人的意思是?”
“三邊總督不可能!”
趙南星看了一眼葉向高,他覺得今日的葉大人心事特別重。
推薦余令入翰林院這件事眾人根本就不知道,他很想知道葉向高是如何想的。
在東林派系里,葉向高是溫柔派,那趙南星就是激進派!
趙南星忍不住輕聲道:
“自劉敏寬劉大人辭官告老以后三邊無總督,自遼東一事的傳開那邊的異族蠢蠢欲動,從國朝的角度而三邊總督不可缺!”
“何為異族,草原土默特,又或是其他?”
“回賊!”
眾人聞一愣,這個問題其實由來已久,而且不是小問題。
可以說是這群人對邊境的危害比土默特部的危害更大。
他們需要強大的武力威懾。
神宗四十三年,套虜和回賊勾連犯邊,縛官殺人,殆及萬人,這群人殺知縣,劫監(jiān)獄,剽掠鄉(xiāng)落。
這是其中的一件事。
從永樂八年開始到現(xiàn)在,有文字所記載的回賊多達數(shù)十起,不被記載的數(shù)不清。
都說白蓮教怎么都平不了。
三邊的這些人危害不比白蓮教弱。
“所以,我個人認為既然要放任余令去地方,這里明顯是不錯的地方,余令不比我們,他年輕,有大把的時間!”
趙南星的話很平淡,可眾人卻是聽懂了!
九邊之地多荒蕪,百姓刁蠻,軍戶木訥,領(lǐng)兵之人驕橫且貪欲溝壑難平。
不是什么好地方,可卻是折磨人的好地方!
“去看看長安發(fā)來的折子吧,看看長安發(fā)生了什么!”
眾人聞忍俊不禁,一直不愛笑的左光斗都笑了。
長安的折子這些人其實都看了,上面的不知所謂四個字算的上中肯,可以說是好評。
因為長安發(fā)來的折子沒寫什么祥瑞!
大明這么大,每月送到中樞的折子堆積如山,折子里寫什么都有。
祥瑞,異獸,求雨,神童,甚至還有拾金不昧……
不是眾人不信長安的折子。
問題是地方發(fā)來千奇百怪的折子太多了,還有寫數(shù)萬字,厚厚的一本,總結(jié)出來就幾個字……
給皇帝問安。
至于其他的就別說了,有的臣子升遷無望,年紀又大了,這些人把折子當小說來寫,來教人治國。
之確確,好像不按照他說的做,天要塌了一樣。
長安這樣的折子其實真的不算什么。
上個月,瓊州的折子送來了,地方官員還不知道換了皇帝,他在這折子里寫了去年冬天海南下雪了這件事。
這些對比下來,眾人如何敢信長安的人定勝天!
這事也不用去跟余令求證,就算去了余令一定會說這是真的。
官員連天上飛的神仙都見過,人定勝天算什么啊。
紅丸進宮的時候不也是說可以治百病的仙藥么?
此時此刻的葉向高突然覺得是自已越老越謹慎了。
他甚至有些懷疑自已是真的想多了,有些杯弓蛇影了!
“那以軍功來論,三邊總督?”
“不妥,三邊總督是陛下說的,陛下不懂,我們還能不懂么?!”
“那大家的意思是?”
“總兵一職位就很好了,總兵以下的職位剛好能把客軍軍功算完,如此一來國朝也不算虧待有功之士了!”
“票擬吧!”
“賞賜一事呢?”
汪文喝了一口茶,聞笑道:
“客軍好處理,勛稱可以高一些,錢財賞賜優(yōu)厚些,也好讓大家看到國朝對待將士之心,賞賜就按照戚家軍和白桿軍的標準來!”
眾人聞紛紛點頭,有了參照就好做,客軍最好辦了。
不光在他們的眼里,在朝中所有人眼底客軍就是客軍,錢財給多些可以,實權(quán)之職就別想了。
如果說遼東鐵騎自私……
不如說是朝中這群人造就了自私的遼東鐵騎,他們?yōu)榇竺髻u命,到頭來卻得不到自已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