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內(nèi)景象映入眼簾。
通天教主高坐云床之上,紫袍獵獵,周身誅仙四劍的虛影沉浮不定,凌厲的劍意將周遭空間都割裂出道道細(xì)微黑痕。
他面色平靜,但那雙眼中吞吐的劍芒,卻顯露出其內(nèi)心絕非毫無波瀾。
在下首左側(cè),太清圣人老子端坐蒲團(tuán),手持扁拐,眼簾微垂,仿佛神游天外,周身氣息與腳下地脈隱隱相連,卻又超然物外,令人看不透深淺。
而在老子對面,右側(cè)蒲團(tuán)之上,元始天尊正襟危坐,面容依舊威嚴(yán),周身隱隱有慶云金燈虛影閃爍。
只是那光芒,似乎比以往黯淡了幾分,少了幾分絕對的秩序威嚴(yán),反而多了一絲難以喻的沉暮與復(fù)雜?
見到孔宣進(jìn)來,三位圣人的目光瞬間同時聚焦于他身上。
通天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關(guān)切與詢問。
老子微微抬了抬眼皮,古井無波的眼中掠過一絲探究。
而元始天尊的目光則最為復(fù)雜,審視、驚異、一絲殘留的慍怒,甚至還有幾分難以置信的晦澀情緒交織其中。
孔宣面色如常,仿佛未曾感受到那瞬間凝聚而來的圣威,從容上前幾步,對著云床上的通天教主躬身一禮:
“弟子孔宣,拜見師尊?!?
隨即,他又轉(zhuǎn)向老子和元始天尊,禮節(jié)周全卻又不卑不亢地拱手:
“見過大師伯,二師伯?!?
通天教主微微頷首,聲音聽不出情緒:
“嗯。來得正好?!?
老子手持扁拐,輕輕點頭,算是回禮,聲音平淡無波:
“師侄修為愈發(fā)精進(jìn)了,混元之道,已窺得堂奧,善?!?
元始天尊卻并未立刻開口,他那雙蘊含著無盡威嚴(yán)與規(guī)則的眼眸,上下打量著孔宣,仿佛要將他里外看個通透。
殿內(nèi)的氣氛,因他的沉默而顯得有些凝滯。
片刻后,元始天尊才緩緩開口,聲音低沉,帶著一種刻意壓平的語調(diào),卻依舊難掩其下深藏的波瀾:
“孔宣你,很好?!?
“竟真能走到這一步,超脫天道之外,自成混元大道?!?
這話聽起來似是贊嘆,但結(jié)合元始天尊一貫的理念及其之前的作為,其中意味,著實耐人尋味。
孔宣微微抬眼,眸光清正,不閃不避地對上元始天尊的視線,語氣平靜無波:
“二師伯謬贊。弟子不過是僥幸得了些機(jī)緣,為人族謀一線生機(jī),為洪荒求一份變數(shù)罷了,不敢稱超脫。”
他刻意提及“人族”與“變數(shù)”,這兩個詞,無疑是元始天尊以往最為排斥之物。
果然,元始天尊眉頭微不可察地蹙了一下,周身氣息泛起一絲極細(xì)微的波動,但很快又被他壓下。
他并未發(fā)作,只是深深看了孔宣一眼,不再多,轉(zhuǎn)而看向通天教主,語氣恢復(fù)了以往的淡漠:
“通天,吾與兄長此次前來,所為之事,方才已與你明。”
“如今你門下弟子也已至此,便給他一個抉擇吧?!?
抉擇?
孔宣心中一動,看向師尊通天教主。
通天教主眼中劍意微斂,冷哼一聲,聲音如金鐵交鳴:
“抉擇?”
“有什么好抉擇!”
“爾等當(dāng)初秉持天道,視萬物為芻狗時,可曾給過眾生抉擇?”
“如今見天道獨木難支,三才將立,便又想來說和?”
“世間豈有這般道理!”
老子此時緩緩開口,聲音依舊平淡,卻帶著一股令人無法忽視的力量:
“通天,此差矣。”
“天道有缺,然并非全謬?!?
“洪荒運轉(zhuǎn),終需秩序。如今地道復(fù)蘇,人道漸起,乃大勢所趨,然三者并非定要你死我活。”
“失衡,則量劫再生,于洪荒眾生何益?”
他目光轉(zhuǎn)向孔宣,繼續(xù)道:
“孔宣師侄,你為人族圣師,掌崆峒印,攜人道氣運,更已證道混元,超然物外?!?
“當(dāng)知過剛易折,洪荒需要的是平衡與秩序,而非徹底的顛覆與混亂?!?
“天道亦為洪荒一部分,若天道崩隕,洪荒根基亦將受損,此非虛。”
孔宣靜靜聆聽,心中已然明了兩位師伯的來意。
說和?
調(diào)和?
或者說是代表天道,來試探,乃至談判?
他看向元始天尊,忽然開口,問出了一個直指核心的問題:
“敢問二師伯,如今可已擺脫天道掌控?”
聽聞此話,元始心中暗松一口氣。
還好老子大兄讓自己用大道功德將天道痕跡遮掩,自然不受天道控制,否則今日還真無法踏足這金鰲島。
還未等元始說話,一旁的老子便提前開口,聲音古井無波:
“孔宣師侄不必疑慮?!?
“你二師伯已舍了立教之本的大道功德,徹底洗煉元神,如今已脫離天道掌控,重歸自由身?!?
聽聞此話,孔宣眼神之中閃過一絲詫異。
大道功德!
自己這向來重視面皮、恪守天道秩序的元始師伯,竟真舍得用大道功德來擺脫控制?
不過轉(zhuǎn)念一想,若非如此,恐怕也別無他法能徹底凈化天道烙印。
畢竟師尊當(dāng)初為了助自己破除天道枷鎖,也是不惜動用了大道功德。
只是以元始師伯的心性,做出如此決斷,其中艱難,恐怕遠(yuǎn)超外人想象。
孔宣目光微轉(zhuǎn),看向云床之上的通天教主。
只見通天眼中劍意微斂,對著他微不可查地輕輕頷首。
孔宣瞬間明了師尊之意。
元始師伯此番掙脫,無論初衷為何,對如今的地道與人道而,確是好事。
天道之下,又少了一位受其驅(qū)使的圣人,壓力便能減輕一分。
只要確定老子與元始此次前來并非受天道指使,便有了對話的基礎(chǔ)。
如今地道復(fù)蘇九成,只差最后散落洪荒各地、尚未歸攏的一成本源。
這最后一部分,收集起來頗為耗時費力,且極易引來天道暗中作祟。
若能將此事交予元始師伯
既是對其脫離天道陣營的一種認(rèn)可,也算是一份”投名狀”。
以元始師伯之能,處理此事再合適不過,正好可借此觀察其真實態(tài)度與能力。
心念電轉(zhuǎn)間,孔宣已有決斷。
他面上不動聲色,對著元始天尊拱手道:
“原來如此。”
“恭喜二師伯?dāng)[脫桎梏,重掌己道?!?
元始天尊聞,威嚴(yán)的面容上神色稍緩,但依舊帶著幾分慣有的矜持,微微頷首,算是接受了這份祝賀,卻并未多。
通天教主見狀,冷哼一聲,聲如劍鳴,打破那點微妙的尷尬:
“既是如此,你二人-->>今日前來,所謂調(diào)和,具體欲待如何?”
老子抬了抬眼皮,手中扁拐輕點虛空,一道太極虛影緩緩旋轉(zhuǎn):
“天道、地道、人道,皆乃洪荒根基,缺一不可?!?
“以往天道獨大,確有不公,然徹底傾覆,亦非善局。當(dāng)尋一平衡共存之道?!?
“平衡?”
通天眼中劍意一閃,
“如何平衡?莫非還要我截教、地道、人道繼續(xù)屈從于天道之下?”
“非是屈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