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手里的奏本,朱由檢又問道:“大軍距離京城還有多遠(yuǎn)?”
“皇爺,陽羨侯傳遞過來的消息,還有兩日,大軍就會返回京城?!?
“好,讓禮部抓緊時間準(zhǔn)備,到時候讓首輔代朕出城迎接?!?
似是想起了什么,朱由檢又問道:“張顯庸到哪里了?”
方正化想了想,這才回道:“據(jù)前幾天的消息,大真人已經(jīng)過了保定府,想來再有三兩天就會抵京?!?
“傳朕旨意,命其加快速度!”
“在大軍凱旋之日,朕要命其超度將士們的亡魂?!?
“臣這就命黃永申跑一趟?!?
方正化趕緊應(yīng)道。
時間很快就來到了兩日后。
盧象升和孫承宗的龐大隊伍,已經(jīng)抵達(dá)了距離安定門三十里的地方。
天還蒙蒙亮,內(nèi)閣諸臣,并六部尚書,在京勛貴,在溫體仁和英國公張維賢的帶領(lǐng)下,出城十里迎接大軍凱旋。
不只是他們,基本上所有在京的文武官員,全都被朱由檢給支到了城外。
這是大明時隔多少年后,第一次取得這樣的大捷,規(guī)格直接就是最頂級的。
像當(dāng)初武宗那樣,大捷歸來后被文官擺了一道的事情,朱由檢絕對不會讓其發(fā)生。
時間一點點的過去,日頭也越來越高。
靠近安定門左邊,是一幫子翰林院的文官。
按照禮部的安排,所有文武官員,全部依照各部聚在一起。
等了一個多時辰,這些清貴的翰林們,早就有些不耐煩了。
“陛下登基以來,竟和那些武人、工匠們混在一起,和我們這些圣人門徒,是越來越遠(yuǎn)了。”
人群中,不知是誰抱怨了一句。
這句話似是一個信號。
其他人也都紛紛開口,語氣中不乏對朱由檢這位皇帝的埋怨,或者說是不敬。
“想那曹變蛟,不過弱冠之年,竟然就封侯了,當(dāng)真是荒唐!”
“要我說,也不知是誰向陛下進(jìn),要聯(lián)合蒙古抵御建奴,這不是胡鬧嗎?”
“不錯,桓仁兄此有理,想那前宋不就是聯(lián)合金人,對付遼國嗎?最后釀成靖康慘事?!?
“后來不是又聯(lián)合蒙古人對付金人嗎?以至崖山……”
“慎!”
人群中有人出提醒道。
“放肆!”
站在翰林院隊伍最前邊的翰林學(xué)士倪元璐,聽見身后諸同僚的議論,當(dāng)即出斥責(zé)道。
這下子,再也沒人敢出聲了。
而就在這時候,雄厚典雅的撫四夷曲響了起來。
“來了!”
“都整理衣冠,迎接大軍凱旋!”
安定門外的文武一陣騷亂。
最前邊的溫體仁等內(nèi)閣大學(xué)士,以及各部尚書,在京公侯,都向著隊伍最前邊的將旗迎了過去。
“陽羨侯!”
溫體仁最先對盧象升躬身施禮道。
其余諸人也都對其躬身道:“我等恭祝陽羨侯率軍凱旋!”
盧象升被嚇了一跳,趕緊翻身下馬,對眾人回禮道:“首輔、英國公,諸位大人,盧某只是盡臣子本分,當(dāng)不起諸位大人和朝廷如此鄭重?!?
“陽羨侯,孫閣老可在軍中?”
溫體仁沒有接他的話茬,而是笑著對其問道。
“首輔大人,孫閣老不愿隨盧某一起,此時在后軍?!?
溫體仁微微頷首,然后對盧象升笑道:“既如此,那我們就先入城吧,陛下已經(jīng)在承天門等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