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這樣,”有人提議,“我們沒有船,但我們有錢啊,英國佬和和蘭人一向不對付,我們可以向英國東印度公司提供貸款,幫助他們削弱和蘭在遠東的貿(mào)易,到時候也能分一些好處。”
英國收到神圣羅馬帝國聯(lián)邦的聯(lián)盟消息,自是欣喜異常。
他們同和蘭可是海上死敵,當然不希望和蘭結(jié)成盟友,在和蘭行動的同時,他們也沒閑著,除了神圣羅馬帝國之外,歐洲這邊的國家他們也沒停止游說。
一方面,同他們描述明國眼下的火器水平,以及明國皇帝對待南洋貿(mào)易的態(tài)度,要是惹怒了這頭東方雄獅,可不是有好果子吃的。
相反,東方國家信奉禮尚往來,你待我好,我便會待你更好,這樣的話,何必要同他們爭斗來換取利益?
只要給出足夠的誠意,明國就能向他們開放港口,有錢大家一起賺,打破從前和蘭一家獨大的壟斷不好嗎?
于是最后,和蘭湊足了一百艘各懷鬼胎的各國的艦隊,這些艦隊還十分配合的同時懸掛了和蘭東印度公司的旗幟,朝著巴達維亞進發(fā)而去。
于此同時,葡萄牙、法蘭西和英國的信使,也上了去往明國的海船。
......
此時,十來艘明國戰(zhàn)船剛剛抵達巴達維亞港口。
鄭芝龍站在碼頭迎接,看著從船上下來的穿著官袍的大臣們時,不由微挑眉頭,想著陛下這又是哪一出,怎么派了這么多官員前來。
同這些官員一起下船的還有個熟人,鄭芝龍見了立即展開笑顏,上前道:“王內(nèi)官,你怎么也來了?”
王家棟走下海船,指了指身后拖著圣旨的托盤道:“自是因為奉陛下旨意?!?
鄭芝龍一見,立即回頭吩咐鄭芝豹,“快去準備香案,準備接旨!”
說完,鄭芝龍又看向王家棟,“不知是在碼頭,還是在府???”
王家棟笑著道:“就在碼頭吧,把愿意來瞧的百姓都喊來,不拘什么地方人!”
鄭芝龍心中有數(shù),陛下這時要彰顯大明國威啊,頷首又吩咐了一聲,自有心腹領(lǐng)命前去召集百姓和當?shù)赝林?
很快,香案抬上了港口,巴達維亞的百姓們也都前來看個稀罕,別說當?shù)赝林?,就是這兒的不少明國僑民,也從未見過宣讀圣旨這件事。
一切準備妥當,所有人跪在香案前,王家棟展開圣旨,宣讀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紹承大統(tǒng),撫馭萬方,聞紅毛番酋盤踞巴達維亞,殘虐商民,屠戮無辜,罪惡滔天,神人共憤...
朕念蒼生何辜,特命大明水師提督鄭芝龍統(tǒng)率王師,揚帆遠征,以彰天討。
鄭卿忠勇兼?zhèn)?,運籌帷幄,率虎狼之師,破夷狄之膽,一戰(zhàn)而焚其巢穴,再戰(zhàn)而潰其舟師...實乃社稷之福,萬民之幸...
特晉鄭芝龍為太子太保,加封靖海侯,以酬其不世之功!”
鄭芝龍聽到這兒,心臟也不由跳了一跳,這次出征竟然封了個侯,雖然在他這兒看來,也沒什么大用,但到底是皇帝的恩賞。
還有太子太保,雖也就是個虛職名頭,但聽上去可就不一樣了!
“然...”鄭芝龍聽張家棟繼續(xù)道:“朕聞巴達維亞之地,本為南洋要沖,商賈云集,百姓安居,今紅毛既遂,當復我明民之樂土,茲決定:設(shè)立大明駐巴達維亞大使館,由四夷館郎中陳文釗出任首任正使,統(tǒng)管軍民事務,撫慰商旅,稽查夷情。
其南洋諸國,若暹羅、占城、滿剌加等,素稱恭順,宜各安本分,共保海疆,若有效紅毛桀驁不馴者,王師所至,玉石俱焚!
欽賜!”
張家棟讀完,將圣旨重新放回到托盤上,待諸人起身后,笑著躬身道:“恭喜鄭侯爺?shù)梅舛髻n!”
“陛下萬歲!”鄭芝龍朝著大明的方向拱了拱手,又道:“旨意里頭說的大使館又是什么?”
張家棟聞?chuàng)u頭道:“奴婢不懂,讓陳大人同侯爺解釋吧!”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