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內(nèi)閣中,鄭三俊正捧著一本賬簿唏噓不已。
賬簿是錦衣衛(wèi)送來的,他們查抄了晉商,所有白銀黃金糧食田產(chǎn)等都記錄在賬簿上,將白銀送入太倉庫后順便將賬簿也送來了內(nèi)閣鄭三俊處。
賬簿當然不止一本,可以說,八家的賬簿也是用大車裝來的,家宅和商行分開算,還有一大摞的田產(chǎn)地契等。
鄭三俊手上的不過就是個總賬。
“光白銀就九千多萬兩,還有黃金一千多萬兩,沒想到,這晉商巴著韃子,竟然賺了這么多!”鄭三俊長嘆一聲,朝內(nèi)閣諸人說道。
也難怪陛下說有了晉商的這些銀子,今年一年的開支就夠了,何止今年啊,怕是明年的都夠了!
“那漲俸祿之事,該如何打算?”蔣德z問道。
鄭三俊放下賬簿,有了這些銀子,的確不需要擔心漲俸祿以至于國庫錢不夠的事了,他頓了頓了說道:“每三個月的考核,若政績優(yōu)異,就定五兩銀,另給祿米十石,半年的考核,也是五兩銀,祿米十石,年終一次,十兩銀,祿米二十石,你覺得如何?”
蔣德z在心中算了算大明官場上的官吏人數(shù),皺著眉頭道:“會不會太多了?”
鄭三俊正要再算一遍,就見外面倪元璐的身影,起身問道:“汝玉怎么來了?對了,陛下詔你何事?”
倪元璐見到桌上高高的一摞賬簿,知道他們定然是在看晉商的資產(chǎn),朝鄭三俊拱了拱手說道:“我適才去見陛下,陛下同我說了算科、法科、工科進士的授官......”
倪元璐簡單說了朱由檢的意思,又感嘆道:“我心中激動,急于想同你們也說一下,這次回京,我才真覺得陛下不一樣了,陛下如今想得遠、想得深,非我等可企及?。 ?
鄭三俊還以為是什么事,他早在入京聽陛下說了一通金融和寶鈔之事,就對陛下佩服的五體投地了,不過就是將御史下放到地方監(jiān)察百官,這算什么呀!
不過,鄭三俊看了一眼高高的賬簿,笑著道:“那趕緊讓算科的進士來我戶部,這么多賬目,核對都得要不少時日!”
倪元璐“哈哈”笑了幾聲,“好,我回去這就安排!”
說著,倪元璐在旁邊坐下,“適才聽你們在說漲俸祿之事?”
“是,”蔣德z在一旁點了點頭,將他們定下的方案同倪元璐說了一下,“我覺得還是多了一些,雖然這次抄來的也多,但架不住地方、京中官吏多,還有勛貴呢,總不能官吏漲了,勛貴不給!”
倪元璐聞點了點頭,“不若白銀再少一點,換作別的發(fā)下去呢?”
“別的?”鄭三俊想了想,“肉食或者瓜果蔬菜這類,倒也不是不行。”
鄭三俊埋首,將紙上的“五兩”改成“三兩”,將“十兩”改成“五兩,”又將“二十兩”改成“十兩”,這才覺得滿意。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