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臣一番推讓,宋應星再度坐了下來,朱由檢索性沒有回到御座上,而是坐在了宋應星旁邊。
“朕從書中看到宋卿一句話,朕深以為然?!?
“不知陛下說的哪一句?”宋應星問道。
“貴五谷輕金玉!”朱由檢說道。
民以食為天,糧食是重中之重,沒了糧食,就算有錢也沒辦法活下去。
而明末雖然資本主義有了萌芽,可萌芽只產(chǎn)生在南方,后來更有學者研究稱,明末其實并未有資本主義萌芽,因為資本主義是一種法權社會,而現(xiàn)在的大明根本沒有產(chǎn)生推動資本主義產(chǎn)生的法律、制度基礎。
所以,大明總體來說還是個農(nóng)業(yè)社會,百姓要過日子,還得靠土地。
“是,臣一路走來,看到田地多荒蕪,有些村莊更是十室九空,臣也甚覺可惜?!?
“是,這幾年連年天災,不是田地干旱,就是遭了水,莊稼剛剛冒了頭,說不定就被蝗蟲吃了,農(nóng)戶難??!”朱由檢嘆了一聲。
宋應星聽皇帝這話,更覺親切和感動,陛下心中裝著百姓,裝著萬民,不是高高在上,不知民間疾苦的皇帝。
“宋卿,朕在出京前往山海關的路上,見過名為番薯的食物,說是福建而來,是由你在推廣?!敝煊蓹z說道。
“正是,”宋應星忙點了點頭,“原先是徐大人種出來的,他去世之前,將他研究所得交與了臣,后來便是臣帶著福建農(nóng)戶種這番薯。”
“你覺得,這番薯在北方能不能種?”朱由檢問道。
宋應星眼睛一亮,當即點頭道:“能,自然是能的,番薯種植條件不苛刻?!?
“好,宋卿,朕這次讓你前來,就是想讓你推廣番薯,咱們大明的百姓能吃得飽,不餓肚子,才有力氣做別的事。”
宋應星心臟“撲通撲通”直跳,他來之前想都不敢想的事,居然就成真了。
徐光啟當初也從陛下說起過番薯種植的事,可卻沒得到陛下肯定,他去世時對此事仍舊深覺遺憾。
可是現(xiàn)在,陛下竟然說要讓自己來推廣種植番薯!
“朕京郊外皇莊,有濟南城百姓和流民數(shù)萬人,你先帶著他們在皇莊種植,待他們學會之后,便能將此糧食帶回家鄉(xiāng)去。”
濟南城中因為有天花病毒,朱由檢沒讓他們立即返鄉(xiāng),可住在皇莊中,耗費的是皇莊的糧食,皇莊糧食也不多,若是再空耗下去,便可能不夠了。
而來年返鄉(xiāng)之際,他們也已經(jīng)錯過了春耕的日子,這一年的吃食都落了空了。
宋應星來了,正好讓他們學習種植番薯,一季可以管半年,也能讓他們返鄉(xiāng)時有糧食的保證。
“朕決定,設立農(nóng)政司,宋卿你便是我大明的大司農(nóng),農(nóng)業(yè)上的事,朕就交給你了!”
宋應星被皇帝這一連串給砸暈了過去,不光讓自己推廣番薯,還讓自己做什么大司農(nóng)?
專門為了自己設置的官署!
“臣,多謝陛下恩典!”宋應星忙起身跪在地上叩頭謝恩。
“駱卿,千步廊那里收拾幾間屋子給宋卿,”朱由檢朝駱養(yǎng)性吩咐了一聲,又朝宋應星說道:“農(nóng)政司如今就你一人,但你可自己提拔于農(nóng)事上有天賦、才能之人,去吏部做個記錄備份就好,這是朕給你的權力。”
宋應星再次叩頭謝恩,之后,君臣二人又說了會話,宋應星才感激涕零,萬分激動得出了宮去。
“駱養(yǎng)性,你留一下!”正當駱養(yǎng)性也要告退之際,朱由檢卻是開口說道。
駱養(yǎng)性心中一個咯噔,想著該不會是陛下要罰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