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蓮花鄉(xiāng),會做衣裳的人都不多。
大部分村民,一輩子都沒出過村子,壓根兒沒見過縫紉機,更別說用這玩意兒了。
因此,在鄉(xiāng)里頭,裁縫算是比較稀罕的。
這老板雖說幫公社做事兒,但在鄉(xiāng)里頭,也是遠(yuǎn)近聞名。
大家伙兒,誰見了他都得恭恭敬敬叫一聲靳師傅。
江花看著面前呼呼轉(zhuǎn)個不停的縫紉機,一時間也愣了神。
人有時候很奇怪。
或許會在某一刻,突然之間就對什么東西產(chǎn)生了興趣。
從而找到了人生目標(biāo)。
此刻的江花便是如此。
她自己都不知道為什么,只是心里頭突然覺得縫紉機特別有趣。
看得心里直癢癢!
江花就那么靜悄悄地在一旁看著,越看越感興趣,好似怎么也看不夠。
儼然已經(jīng)忘了回去的時間。
就連李飛幾次叫她,她都沒反應(yīng)。
直到一旁專心做衣裳的老師傅抬起頭,提醒她,她這才反應(yīng)過來。
“?。拷惴?,咋了?”
“回去了!”
李飛自然看出了江花的小心思,其實他心里頭也一直在盤算。
如今江花回了家,雖說跟著他進(jìn)山,也能混口飯吃,但終究不是一個長久之計。
她往后要過日子,最好還是有門手藝。
要不然,恐怕還得像江大海他們那樣,下地里刨活兒去。
如今看見江花對縫紉機感興趣,李飛也不免動了心思。
要是讓這妮子跟著學(xué)做衣裳,將來也能借此過日子。
眼下還是七十年代,未來還有幾十年的路要走。
她要是把這手藝學(xué)會了,將來至少衣食無憂。
二人回去的路上,江花也一直一不發(fā)。
直到回到家里,把衣裳給了江大海二人,她便開始忙活著做起了飯,好似什么都沒有發(fā)生,只是她看著卻顯得心事重重。
梁秀珍二人則在屋里頭做飯,江大海叼著煙袋,在屋檐下撕苞米,李飛則坐在一旁幫忙。
“爸,我今兒去裁縫鋪看見個好玩意兒!”
李飛開口閑聊著。
“啥東西?”
“縫紉機啊!”
李飛試探著開口道:“爸,我看小花在家里頭也沒啥事兒,咱要不給她找個師傅,讓她跟著學(xué)裁縫,將來也好靠這手藝混口飯吃!”
江大海聞,頓時一愣,抬起頭瞥了李飛一眼,憂心忡忡道:“小花也讀過啥書,那高級玩意兒,她學(xué)的會嗎?”
作為一個父親,江大海當(dāng)然也想過閨女的出路。
只是在他們眼里,縫紉機那些東西,太過于復(fù)雜,沒讀過書的姑娘,哪兒學(xué)得會那個?
“沒事兒的,那玩意兒也不需要啥學(xué)識,都是手頭上的活兒,只要手腳麻利,學(xué)起來沒問題的!”
“地里的活兒累人啊,您也不想看著小花將來接您的班吧?”
江大海抽了一口煙,喃喃道:“這些東西,我不懂,她要是有這個心,咱趕明兒去屯子上請靳師傅看看!”
“哎!”
李飛答應(yīng)一聲,吃飯的功夫,江大海便把這事兒給說了。
江花聽到家里頭要讓她去學(xué)裁縫,心里頭自然高興。
但高興之余,她也不免擔(dān)憂起來。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