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對夫妻都是中年人,從外表上看是相當體面。
男的西裝革履,挎著相機,女的也穿著大衣。
他們被這些工藝品引過來之后,確實極為欣喜地挨個擺弄著大大小小的商品,嘰里咕嚕的交談起來。
可到了真問價錢的時候,偏偏是連連搖頭。
最后就像那些國內(nèi)的游客一樣,頗為不舍的放下,相當遺憾的離去了。
結(jié)果這一次,甚至連霍欣的情緒都受影響了。
她忍不住拉著寧衛(wèi)民倒一邊規(guī)勸上了。
“哎呀,你定這價太黑了點吧?你說是專做外國人的生意,可外國人也不吃你這套啊?!?
“別怪我沒提醒你,咱們的咖啡廳,其實接待的顧客還是國人多。咱們的衣服不也是賣給國內(nèi)同胞了嘛。我還真沒見過有幾個外國人在咱們這兒花過錢的?!?
“事到臨頭,我雖然不該這么說。可還是忍不住想勸你一句,千萬別太固執(zhí)了……”
對霍欣的好意,寧衛(wèi)民是能感覺到的。
可已經(jīng)走到這步了,不徹底見真章怎么成?
溜牲口總得溜到底,才能分出是騾子是馬啊。
他實在不愿再聽,便擺了擺手。
“行啦,你就甭瞎操心了,什么結(jié)果我都能接受?!?
“何況這不剛開始嗎?一時的失敗算什么?什么都說明不了?!?
“我只能告訴你,外國人也有窮人。你別看剛才那倆人穿得人五人六的,可他們倆自己聊天可用的是俄語?!?
“沉住氣,咱們再看看吧。真正發(fā)達國家的大鼻子,畢竟還沒來過呢……”
霍欣看出了寧衛(wèi)民的不耐煩,于是不好再勸了。
相處久了,霍欣是越來越了解寧衛(wèi)民外軟內(nèi)剛的特性。
她也就逐漸領(lǐng)悟了如何避免寧衛(wèi)民反感的訣竅――適可為止。
不過,知易行難啊。
道理雖然明白,但人情緒往往很難自控,心急如焚是免不了的。
沒過一會兒呢,霍欣就因為替寧衛(wèi)民擔心有點上火,感到嗓子疼了。
甚至連寧衛(wèi)民自己嘴上也起燎泡了。
好在事實很快證明了他們的擔心和自我懷疑都是多余的。
早上十點左右,終于守得云開見月明。
當十幾個英國游客在參觀過祈年殿、回音壁、圜丘之后,順帶腳的經(jīng)過齋宮時,這樣的局面徹底改觀了。
當時,三個在前面瘋跑的外國孩子,剛一進入無梁殿的院子,大老遠就想看見了擺在殿前桌子上的京劇絹人。
這幾個孩子,嘰哩哇啦一通叫啊,回頭跟大人們一指,就一起顛兒顛兒跑了過來。
實話實說,那三個負責銷售旅游商品的姑娘,這還是第一次嘗試直接面對外國人進行交流,緊張是非常正常的。
她們一下子,平日的自信和自然全沒了,大部分英文單詞也都甩在了腦后。
此時還能夠去做的不過是尷尬笑笑,指著擺著的那些貨。
哆哆嗦嗦的問上一句“whichone?”、“doyoulikethisstyle?”。
憑她們的本事,實在很難解釋清楚,具體的優(yōu)惠和其他的一些細節(jié)問題。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