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后。
以首輔趙普為首的六部重臣,魚貫而入,在御階下整齊跪拜,山呼萬歲之聲震蕩殿宇。
“平身?!?
林燼的話音不高,卻帶著金石般的質(zhì)感,不容置疑。
他沒有半句寒暄,直接拿起龍案上那卷《北境安民策》,示意身側(cè)的海公公交下去。
“都看看?!?
海公公躬身接過,率先呈給趙普。
趙普雙手捧過,表情肅穆地緩慢展開。
幾位尚書立刻圍攏過來,視線齊刷刷落在奏折上。
起初。
御書房內(nèi)只有紙張翻動的細(xì)微聲響。
但很快,幾位尚書的呼吸便明顯粗重起來!
“好家伙!”
程烈第一個按捺不住,虎目圓睜,低吼道:
“這‘鄉(xiāng)勇聯(lián)防’與‘武林科舉’,簡直是給那些江湖莽夫指明了一條陽關(guān)大道!既能消弭禍患,又能為國朝添磚加瓦!”
賈思勰輕撫長須,眼中精光閃爍:“以工代賑,以商補(bǔ)國……此策將人心欲望與朝廷大計巧妙捆綁,每一文錢都花在了能生錢的地方!”
“陛下?!?
朱鈞似有所悟,忍不住抬頭,語調(diào)因激動而有些發(fā)顫:“此策,莫非出自新科狀元之手?”
林燼高踞龍椅,指尖輕敲扶手,微微頷首。
“驚世之才!”
朱鈞脫口贊道:“此子對人心、律法的把握,堪稱洞若觀火!若能據(jù)此肅清江湖,我刑部歷年積壓的要案,至少可清三成!北境可定!”
昨日他還認(rèn)為孫圣陽太過孤傲,不識禮數(shù)。
誰能想到。
僅僅一夜之間,此子竟真將陛下要求的方略呈遞御前,且如此驚才絕艷!
狀元之名,實(shí)至名歸!
此時!
岳濤神情凝重,眉頭緊鎖,出列,深深一揖,沉肅道:
“陛下!此策,臣以為萬萬不可!”
他語速加快,辭銳利如刀:
“武林科舉?簡直荒謬!科舉乃為國取士之神圣典制,豈容江湖草莽玷污?若讓武夫與文人同列,天下士子心寒,國本動搖!”
“再者,丹書鐵券何其尊貴?乃酬不世之功!如今竟作市井懸賞之用,國法威嚴(yán)何在?后世史筆,又將如何評判陛下!”
他長嘆一聲,痛聲道:
“孫圣陽此策,看似妙絕,實(shí)則是飲鴆止渴!是以文運(yùn)法度為代價,換取一時安寧!臣懇請陛下,立焚此策,以正視聽!”
然而。
龍椅上的林燼,面容絲毫未變。
他靜待岳濤說完,才淡淡開口:
“岳愛卿,北境百姓易子而食時,你禮部的經(jīng)文可能讓他們活命?”
“江湖匪寇視律法如無物時,你翰林院的文章可能伏其刀兵?”
“不能!”
林燼自問自答,眼神如電:“既然不能,便休再多。朕要的,是解決問題的法子,不是空談!”
“你怕玷污文運(yùn)?朕告訴你,民生多艱才是對文運(yùn)最大的玷污!你怕后世評價?朕,就是要開創(chuàng)前所未有的盛世,讓后世來評說朕的功業(yè)!”
“陛下……”岳濤還想力爭。
“夠了!”
林燼大手一揮,聲如金鐵交鳴:“朕意已決,此策必行!”
殿內(nèi)氣氛霎時降到冰點(diǎn)。
其余重臣紛紛垂首,不敢語,生怕觸怒龍顏!
唯獨(dú)趙普。
他緩緩合上奏折,眸中帶著深沉的贊賞與審慎:
“陛下,岳大人擔(dān)憂不無道理,此策的確有些過于激進(jìn),不如……”
他話鋒一轉(zhuǎn),道:“先選一二州縣試點(diǎn)先行,觀其后效,再廣而推開。”
林燼手指摩挲著案上茶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