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王低頭躬身,恭敬地說:“皇上英明。”
景琰帝擺了擺手,他留下信王在宮里吃午膳,信王到了半下午才離開皇宮。
乘坐馬氏回王府的路上,信王細細回想,將與皇帝說過的話,皇帝的表情,一一都在腦海中過了個遍。
皇帝說過,還有一人為姚青凌求情,從皇帝的態(tài)度來看,皇帝更偏信那人。
他已經有理由放了姚青凌,卻要問他有何理由,這是幾個意思?
信王是周太傅的弟子,周芷寧又成了他的商鋪管事,在皇帝看來,周太傅余黨未盡,他對展行卓也不是全然相信。此外,皇帝赦免姚青凌,在面對朝臣的疑問時,需要有堅定的臣子支持他的決定……
信王想了想,明白了。
上朝時,皇帝需要有人先提議,而這個人,需要有一定的威望。
信王明面上是不管事的,可畢竟是宗親,威望是從血脈里就帶來的。
且他是周太傅的弟子,若他在姚家的事情上表態(tài),就證明,皇帝并非偏私,而是實事求是……
信王唇角微微勾起,手指有一下沒一下地敲著桌面,眼底劃過冷意。
這位皇兄,心眼子很多。
……
又過幾日,景琰帝終于在上朝時提出對忠勇侯的懲罰決定。
鑒于忠勇侯夫婦已死,朝廷決定褫奪忠勇侯的爵位,遺體不得厚葬,丟于山野,由野獸吞食,不得享受祭祀,他的子女親屬全部判為流放,永不得返京。
姚青凌有明威將軍風骨,大義滅親,告發(fā)有功,其子繼承忠勇侯爵位,姚青凌封一品誥命夫人,即日起從牢獄釋放,元宵節(jié)時入宮,與皇室共享家宴。
此話一出,信王又驚了一驚。
姚青凌大義滅親,告發(fā)有功?
他原以為只是由他先提釋放姚青凌的建議,卻不想,皇帝還有諸多后招。
他們是在給姚青凌鋪路,而他,是給她鋪下的第一塊磚!
信王心中滋味復雜,在朝臣大呼皇上英明時,他回神,跟著做了個樣子。
隨后,皇帝再賞有功之臣,藺拾淵提為兵部侍郎,賜侍郎府一座,良田百畝,白銀千兩。
他成了整個澧朝提升最快的官員。
短短一年,從罪臣,到五城兵馬司指揮使,再到郎中,及至兵部侍郎。
整個朝野都震動了。
下朝時,信王的心情更復雜了。
他與展行卓一道走,兩人都沒說什么話。
藺拾淵站在前方,接受朝臣的賀喜,就如曾經的展行卓一樣。
展行卓心里更不痛快了,經過他時,像是沒看見一樣,徑直走過。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