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府跟將軍府算不上有仇,梁子卻是沒少結(jié)。
聽到陸奎的名字,老太君一下子垮下臉來,“他來做什么?”
管家回:“陸將軍求見郡主,說是想商議一下使團的事?!?
蘇未吟起身,“祖母,母親,我去看看?!?
一個主使,一個護軍,出發(fā)前碰頭無可厚非,既領(lǐng)了職責,自然也就沒有推諉的道理。
望著蘇未吟離開的背影,老太君重重哼了聲,“怎就選了他當宣撫特使……”
蘇婧笑著寬慰,“您放心,阿吟能應(yīng)對?!?
以前在將軍府過得不好,主要是受血緣所束,見妹妹受寵,阿吟心有不甘,總想獲得父兄的認可和肯定,以一腔赤忱授人以軟肋,反遭輕賤。
如今來到侯府,她已經(jīng)徹底對陸家人死心,斷了親,也改了姓,跳出桎梏,自然也就能夠清醒理智的應(yīng)對。
若是連個陸奎都應(yīng)付不了,那么多兵書就真是白讀了。
再者,倆人現(xiàn)在領(lǐng)著同一份差事,陸奎就算成心刁難,也該知道孰輕孰重,阿吟有勇有謀,于他而乃是助益,這點他不會看不明白。
比起陸奎,蘇婧倒是更關(guān)心另一件事。
“母親,您說,若是讓阿吟去找楊武老將軍討一份近幾日二營的人員調(diào)動名單,他會給嗎?”
皇帝已經(jīng)下旨,將此次隨護使團北上的重任交給了楊武掌管的五軍營一營。
營級建制十分完善,從指揮層的參將、副將,到下面的哨長、什長,專人司職,絕無虛設(shè)。
就連軍械保管、糧草調(diào)度這類后勤差事,也都定人定責、各守其位,真正做到一個蘿卜一個坑,運轉(zhuǎn)起來才能有條不紊。
蘇未吟作為護軍,需要對可供調(diào)遣的人手做到心里有數(shù),而那些臨時換進去的,則需要格外留意。
這份名單不算機密,但是按京營規(guī)矩,自然不能外傳,給還是不給,全看楊武自己。
阿吟救過楊窈真,有這份交情在,加上楊家已故幺女的潛在影響,想來應(yīng)該能成,但楊老將軍為人剛直,她又有點拿不準。
老太君端起茶想了想,搖頭,“別讓阿吟去,一會兒叫盛元去找一趟楊武?!?
蘇家人對軍中來說,還是太敏感了,尤其京營肩負著戍守京畿的重責,是拱衛(wèi)皇室震懾四方的最后一道屏障,天子手邊最利的一把劍,敬而遠之才最為穩(wěn)妥。
結(jié)識楊窈真確為偶然,并非刻意,也就不怕人追根究底,可若主動接觸,那就不一樣了。
這永昌侯府里,雖說是一家人,可畢竟一個姓蕭一個姓蘇,永昌侯去,皇帝只會覺得他是為了繼女北上之事,讓蘇未吟去,就不好說那位會怎么琢磨了。
“我就是擔心侯爺去會討不來?!碧K婧蹙起眉頭,煩擾中還透著幾分不易察覺的隱怒。
軒轅皇室還真是一脈相承的喜歡‘未雨綢繆’。
她的父親,虎威大將軍,為平定南疆埋骨邊陲,可戰(zhàn)事方息,陛下忌憚虎威軍上下歸心,便鳥盡弓藏,將這支百戰(zhàn)之師逐步瓦解打散。
自戰(zhàn)事結(jié)束歸京,她便深鎖內(nèi)宅,主動切斷與軍中舊部的一切往來,十多年過去,卻仍舊未能讓皇帝安心。
可明明她蘇家為君盡忠為國效力,從未有過二心,父親留給她的底牌,也不過是想在性命攸關(guān)的時候能為家人辟出一條生路而已。
老太君無奈嘆氣,“等盛元回來,再問問他的意思?!?
永昌侯今日回來得很早,蘇婧當即同他說了名單的事。
“不必麻煩了?!?
永昌侯換了身衣裳,從屏風后走出來,笑道:“陛下更改了旨意,將隨護使團的任務(wù)換給了二營。”
先前調(diào)派指令一下,各方勢力暗地里動作頻頻,想方設(shè)法的往一營塞人,誰成想今日早朝后,天子單獨召見了楊武,之后便將一營換成了二營。
蘇婧問:“二營參將是誰?”
“楊毅?!?
楊毅,楊窈真的父親。
蘇婧頓時一喜,“那可真是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