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府內,吳漢卻早早熄燈。
親兵巡夜,只見窗前人影,一燈如豆,廣平侯正伏案磨刀――
霍霍聲中,刀缺漸漸磨平,刀身寒光如初。
親兵小聲問:“將軍明日不赴宴?”
屋內答一句淡淡:“刀歸鞘,人未歸。
再磨亮些,好去漁陽?!?
鄧晨正在準備行囊,小黃門進來傳圣上口諭,要鄧晨進宮面圣。鄧晨心中一凜,趕忙放下手中的東西,整理好衣衫,隨小黃門匆匆進宮。
鄧晨見到劉秀后,趕忙上前一步,跪地行禮,口中高呼:“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劉秀面帶微笑,輕聲說道:“愛卿快快起身,不必多禮?!编嚦恐x恩后,站起身來,垂手而立,等待著劉秀的問話。
劉秀看似隨意地與鄧晨聊起了家常,詢問他家中情況如何,是否一切安好。鄧晨一一作答,心中卻不禁暗暗揣測,劉秀今日召見自己,難道僅僅只是為了寒暄幾句嗎?
果然,劉秀話鋒一轉,突然提及吳漢北行之事。他說道:“吳漢此次北行,朕雖應允了他的請求,但心中仍有些許擔憂。愛卿與吳漢相識已久,對他的為人和能力想必也頗為了解,不知你對此事有何看法?”
鄧晨心中一緊,他深知劉秀的顧慮所在。吳漢此去塞北,責任重大,若有閃失,不僅會影響朝廷的聲譽,更可能引發(fā)邊境的動蕩。他定了定神,辭懇切地回答道:“陛下放心,吳漢將軍智勇雙全,此次北行定能不辱使命,凱旋而歸。微臣愿全力輔佐吳漢將軍,絕不讓陛下失望?!?
劉秀微微點頭,目光卻始終落在鄧晨身上,似乎在判斷他話語的真實性。鄧晨見狀,趕忙繼續(xù)說道:“如今塞北局勢雖復雜,但吳漢將軍經驗豐富,必能應對自如。且他手下將士皆是精銳,此去定能大獲全勝?!?
劉秀沉默片刻,終于開口道:“希望如此。愛卿此去,務必與吳漢將軍緊密配合,互通消息。若有任何異常情況,及時回報于朕。”鄧晨連忙應道:“微臣遵命!”
劉秀揮了揮手,示意鄧晨可以退下了。鄧晨躬身行禮,緩緩退出殿外。他心中暗嘆,這帝王心思果然難以揣測,不過既然已經答應了吳漢,他也只能一心赴北,為朝廷安定塞外盡自己的一份力量了。
建武三年,三月既望,黎明前的洛陽像一口剛出爐的銅鐘,熱得發(fā)紅,卻透著森森冷意。鄧晨跨上烏騅,回望夏門城樓,銅駝的影子被初日拉得老長,像一條不肯挪窩的老狗。他懷里硬邦邦三樣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