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青見郎坤在猶豫,也沒再說什么,畢竟,之前趙老蔫兒是他給“趕”走的,哪怕是誤會,現(xiàn)在再把人給請回來,顯然面子上過不去。
“要不···我讓人去?”
阮若林這個時候說話了,郎坤需要一個臺階下,她作為老同志,主動幫襯一把,也是理所當然。
郎坤沒說話,只是點了點頭。
“這就妥了!”
“可是,他之前的作品,我覺得還是深度不夠啊!”
郎坤請易青過來幫忙,就是想要一個有足夠深度的語類節(jié)目,可之前趙老蔫兒送選的作品《門神》,不是沒有深度,一個進城看望兒子的老漢,還有一個喝醉了酒的年輕人,給老漢當警察的兒子當門神。
主題還算鮮明,但就是覺得深度上差了點兒意思,想要有深度,那就得諷刺,不諷刺哪來的深度。
這下問題又來了!
三個人集體看向了易青。
易青這會兒心里想要罵街了,他是萬能的啊?啥問題都找他解決?
算了,只要不聊續(xù)約的事情,其他的都好說,都好說。
不就是一個有深度的小品臺本嘛!
趙老蔫兒在春晚的舞臺上都演過什么?
我是白云,我是黑土,我七十一,我七十五···
這個不合適,里面好些段子放在當下都沒辦法引起共鳴,而且,說到深度,怕是還趕不上《門神》呢。
《拜年》倒是不錯,可惜高大媽今年已經有節(jié)目了,總不能把人家的搭檔給拆散了。
剩下的作品……全都是純喜劇了。
說心里話,趙老蔫兒的小品,前期大部分都是有的溫情路線,后期就是純喜劇,沒什么深度,但是讓人看的非常歡樂。
這些顯然沒辦法滿足朗坤的要求。
再有就是······
《牛大叔提干》
易青突然想到了這個小品,這也是趙老蔫兒在春晚舞臺上表演的,不過好像要等到明年了。
那就提前拿出來好了。
這個小品的主題首先就非常明確,諷刺了現(xiàn)在社會上吃吃喝喝,不辦事的現(xiàn)象。
而且,還有更加深層的含義。
易青前世在網上看過,這個小品里面那個沒露面的馬經理,其實在創(chuàng)作的時候是王鄉(xiāng)長。
只是在審核的時候,上面有人看了,覺得不滿意,認為這是在諷刺基層干部。
甚至還有人大不慚的大談酒桌文化。
這才把本子給改了。
但是,只要不是個瞎子,誰都知道這個小品真正諷刺的是誰。
“阮主任,您給我來幾張紙,再拿桿筆。”
“小易,你這是要干什么?”
阮若林問著,還是按照易青的要求,把紙筆都遞給了易青。
干什么?
就讓你們看看什么叫現(xiàn)場“創(chuàng)作”,之前在日本辦完正事之后,直接寫出了《myall》那樣的經典,今天就當著你們的面,創(chuàng)作一個絕對有深度的小品臺本。
然后,就在三位央視領導的注視下,易青開始奮筆疾書,完全都不帶思考的,直接把腦子里閃現(xiàn)的那些畫面,變成文字落在白紙上。
郎坤看著都驚了,以前就聽說過易青的創(chuàng)作能力一等一,今天親眼見著了,這······有點兒夸張了吧。
現(xiàn)場創(chuàng)作,而且都不帶停頓的,那些臺詞一段一段的往外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