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這部戲建組不急于一時,先把演員都聯(lián)系好了是要緊的,至于導演的人選,孟石最后推薦了黃堅中,這位在京影廠也是老資格了,60年就在京影廠實習當場記,82年開始獨立執(zhí)導電影,**作《如意》,后來又陸陸續(xù)續(xù)的拍了一些作品,只是影響力不怎么樣。
易青前世知道這位老導演,并不是因為他的作品,而是那件轟動了全國的張玉錄像帶事件,也就是從那件事開始,行業(yè)內(nèi)諱莫如深的潛規(guī)則,直接被曝光在了臺面上,一時間,輿論嘩然。
人們突然發(fā)現(xiàn),原來看似花團錦簇的娛樂圈,竟然是個藏污納垢之所。
而作為當事男主角的黃堅中雖然一直喊冤,冤不冤的沒人知道內(nèi)情,畢竟那種事也不會找一幫人過來參觀,可說到底,還是壞了名聲,黃泥落在褲襠里,不是屎也成了屎。
孟石推薦他來做導演,易青倒是沒有意見,私德什么不能和水平放在一起評論,沒親眼看到的事情,易青從來不做評價。
單論執(zhí)導水平,黃堅中還是很有一套的,《龍年警官》、《我的1919》都是非常不錯的電影作品。
劇組技術(shù)部門的組建,黃堅中來負責,易青只要聯(lián)系好演員就行了,這部戲要拍的話,怎么著也得等到入冬,東北下過雪之后,才具備條件。
畢竟,過年不下雪,那還有年味兒嗎?
尤其是東北的新年。
大雪,秧歌,鞭炮,雪堆里的年貨,特點鮮明的東北新年。
易青這邊先后確定了劉培,魏惠麗,葛尤,馬曉晴和丁佳麗,正打算去趟河北找趙麗榮老師,卻被王福林一個電話給打亂了行程安排。
三國劇組,易青也是好些日子沒關(guān)注過了,結(jié)果王福林一個電話打過來,他就得乖乖的過去,說是要討論劇本。
討論劇本和老子有個毛的關(guān)系?
劇組養(yǎng)著一幫歷史專家,學者,還有文學界的大牛,他一個半吊子,就仗著前世記憶混文藝圈的嘴炮,能幫得上忙?
估計還是之前在紅樓劇組的時候,摻和周陵改編后四十回時,給老王頭留下的印象太過深刻了。
可《三國演義》和《紅樓夢》不一樣,《紅樓夢》的后四十回稿子遺失,雖然有各種版本的狗尾續(xù)貂,可編劇在改編劇本的時候,為了補全故事,可以不用照搬原著,有足夠的發(fā)揮空間。
《三國演義》呢?
傳承了數(shù)百年,老百姓都這個故事的熟悉程度要遠超《紅樓夢》,劇本根本不能做太大的改動。
能做的也就是以演義為基礎(chǔ),結(jié)合史料記載,完善一下人物性格,或者根據(jù)民間傳說再給某些重要人物增加一些戲份。
易青去摻和這個?
他還沒狂妄到不自量力呢,可王福林的電話都打過來了。
沒辦法,去唄!
易青提前一天找李承儒的朋友借了一輛車,轉(zhuǎn)天早上收拾好,開著車就過去了,一起去的還有何情。
她要演小喬,在劇中也是個分量頗重的女性角色,之前一直沒空來劇組上課,正好借著這次機會,就一起過來了。
付藝偉還是懶得動彈,再說了全都走的話,孩子丟在家里也不放心。
半個小時的路程,車到了圓明園招待所門口,離得老遠就看見一幫猛男在練身段,一側(cè)的小馬場,張山正帶著劉關(guān)張練習騎馬。
“易青!”
吳曉東看見易青,就跟見著親人一樣,一路小跑的就過來了,他看上去胖了不少,畢竟要演孫權(quán),像之前那么瘦撐不起東吳大帝的人設。
“呃?何情!你也來啦!”
之前在拍攝《絕代雙驕》的時候,倆人都在組里,并不陌生。
何情點了點頭,臉上帶著不尋常的紅暈,這一路上倆人可沒閑著,也就是社會風氣還挺保守,不然的話,這干柴烈火的湊到一起,非得在車上蕩悠悠不可。
打過招呼,吳曉東就開始朝著車里看,一雙眼睛跟雷達一樣,來回掃描。
他在找什么,易青自然知道。
“別瞅了,都在后備箱里呢,找人過來搬?!?
吳曉東這才笑了,之前拍《紅樓夢》的時候,每次易青過去探班,總少不了帶上一大堆好吃的給大家改善伙食,現(xiàn)在檔次上去了,直接拿車拉。
“好嘞!張山,張洸北,來幾個人搬東西,易老板下鄉(xiāng)慰問來了?!?
一聽這話,呼啦過來一幫壯漢,按說三國劇組的伙食標準可是比當初拍《紅樓夢》的時候強多了,怎么也不至于這樣。
之所以有這想法,主要也是因為易青不了解情況,三國劇組的伙食確實提高了不少,至少不用每天吃白菜土豆,但也就是多點兒雞蛋什么的,提供這個,主要還是為了讓演員們增肥,肉類食品還是不充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