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標卻把眉頭皺得更緊,覺得秦楓說的這些東西,從未聽過,他下意識地想要反駁,卻找不到切入點,好不容易想到一個關(guān)鍵,立刻反問道:“可是!秦老師!涿鹿之戰(zhàn)后,并不是夏王朝的開始啊!”
“是的,那是因為,生產(chǎn)力還沒達到一定的高度?!鼻貤鲯伋隽诉@個新概念。
無疑,對朱標以及教室里的孩子們,甚至包括正在旁聽的大明皇帝朱元璋來說,這個概念都是陌生的。
生產(chǎn)力?
朱標露出迷惘。
“你可以理解成,一畝地里,出產(chǎn)糧食的多寡。”秦楓又指了指那些搖曳身姿的稻花,將枯燥的概念具象化。
于是,朱標點了點頭,孩子們也開始似懂非懂。
“當生產(chǎn)力水平繼續(xù)提升,能夠供養(yǎng)一定數(shù)量不參與生產(chǎn)的貴族階層時,夏王朝就應運而生了。”秦楓漸漸說到本質(zhì),肅容道:“這也是社會分工達到一定程度,必然出現(xiàn)的階層分化。有人占據(jù)統(tǒng)治地位、有人守護勞動成果、有人研究信仰祭祀……漸漸地,也就形成了最初的王朝。”
原來如此!
朱標眼神中的迷惘漸漸清明。
這些道理,那些國之大儒,也從未給他講得如此透徹。
秦楓,真的只是一個區(qū)區(qū)縣令么?
呵呵……
說到這里,秦楓也覺得差不多了。
其實還有些內(nèi)容沒講出來,因為有些敏感,這畢竟還是大明洪武年,自己是大明的官員,說得多了……不管是對這些老百姓的孩子,還是對這個富家公子哥,都不是什么好事兒。
然而……
秦楓不知道的是,他隱而未宣的那些內(nèi)容,卻以心聲的形式,被教室外躺椅上的那個“毛老爹”,一字不漏地偷聽了去。
嘿嘿!其實王朝的建立,除了生產(chǎn)力發(fā)展造成的階層分化之外,還有一個重要標志,那就是世襲制!
一開始,先民還是采用禪讓制的。
但是很快……禪讓制被世襲制取代,父死子繼、兄終弟及這種王朝的制度,才正式形成。
很好理解嘛!打了一輩子仗,辛辛苦苦才建立王朝,坐上皇帝的位置,誰還會讓讓自己的子子孫孫,滾回去種地?那也太不符合人性了!
就比如說老朱吧,他能愿意讓朱標朱棣這些兒子,重新拿起他討飯的碗,去做個乞丐?或是去做個農(nóng)民?
想什么呢!老朱對孩子那是最好的,恨不得把十八代以后都給安排得妥妥當當,可惜總共也沒傳十八代,而且因為拍腦門想出的藩王俸祿成為大明沉重的負擔,導致子孫后代的日子并不好過。
呃!
朱元璋臉上一黑。
這個事情,之前已經(jīng)通過棋盤擺米的方式,讓他徹底明白了。
沒想到現(xiàn)在又舊話重提,再次讓他臉上火辣辣的。
讓兒子孫子回去種地?
怎么可能!
朱元璋似乎從未想過這種局面,一時陷入沉思,隱隱感覺到秦楓說的,好像是很了不得的東西。
莫非……
難道是……
他隱約感覺到這里面蘊藏著深刻的道理,但卻又抓不到關(guān)鍵,甚至有點抓心撓肝,十分難受。
_l